第四次修改说明.doc

第四次修改说明.doc

ID:29100653

大小:71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16

第四次修改说明.doc_第1页
第四次修改说明.doc_第2页
第四次修改说明.doc_第3页
第四次修改说明.doc_第4页
第四次修改说明.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次修改说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四次修改说明:十分感谢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我们接受评审专家的建议,修改了部分内容的语言表述,并删减了文章的篇幅。详细修改情况如下:由于之前考虑到尽量充分地把研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所以对研究假设的理论依据及后面的结果讨论部分写的较为深入,致使论文篇幅较长。我们参考本次专家给出的删减建议,并结合前两次评审意见,在尽量保证论述完整清晰的前提下,对文章再次进行了修改和删减。主要涉及到的有:对理论与假设部分进行了精简;对实验控制部分的语言表述进行了精细简洁化修改;对数据分析与结果部分的具体语言表述进行了修改;对结论与讨论部分进行了调整和删减

2、。内容调整后,文章字数减少1500多字,参考文献由45篇减少到40篇。我们也对参考文献的排序和标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另外,本文档的最后3页是应评审要求将调查问卷附于文后,仅供评审审阅,不属于正文篇幅内容。感谢评审专家的认真负责,使得本文更为简洁精练!感谢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第三次修改说明:再一次感谢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根据评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现将修改情况的说明阐述如下。1.关于情境设计中框架效应排除方法的说明。在情境材料的设计中,C、P、M三因素的描述顺序不同的确有可能带来一种偏差效应。而在设计研究工具时,我们

3、让被试在阅读完毕后即对该情境中的领导行为进行评价,采用“该主管对工作严格要求,重视组织任务目标的高效完成”、“该主管关心和尊重下属,重视与下属的关系和团体的维系”和“该主管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在单位里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三个题目,让被试根据刺激情境对三个方面的领导行为进行评价。这三个题目的填答会促使被试再去看一遍材料,对情境有更直观的了解。所以,设置这三个题目的作用不仅仅是检验被试是否认真读了材料,还能让被试再一次从目标达成、团体维系和个人品德三个方面了解和确认所接受的领导情境,近因效应会使得被试根据相应情境做出客观的评价。假如描述顺序发

4、生了变化,被试还是会根据这三个问题去重新确认所接受的情境,然后根据头脑中所产生的领导形象去填答接下来的一些条目。所以,我们认为,三个检验题目的存在,可以巧妙地排除因描述顺序不同而带来的框架效应。根据评审专家的建议,我们在论文第二部分的实验控制里,对此做了相应的说明。2.根据评审专家的建议,我们将结论与讨论部分进行了删减和精炼,使得对问题的讨论更加主次分明。内容调整后,该部分删减字数约500字。3.我们认真检查和校对了每一条参考文献,对存在的一些不符合本刊规范的失误做了更正和修改。4.我们接受评审专家的建议,将论文题目更改为:领导者品德的

5、重要性究竟有多大?——CPM领导理论三因素动力机制的情境模拟实验研究感谢评审专家的严谨和认真,使得本文更加完善!第二次修改说明:首先感谢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评审专家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议题,促使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心理学和管理学中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和适用范围。现将修改说明阐述如下。1.根据评审专家的建议,我们将文献综述和假设的提出部分进行了精炼,并采用表格的形式对一些文献进行了分类总结。内容调整后,正文删减字数约1100字,参考文献由50篇减少到45篇。我们也对参考文献的排序和标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2.关于本研究情境设计是否存在框

6、架效应的几点说明。(1)Kahneman和Teversky(1979)在前景理论中指出了问题的“框架”会影响决策者的风险决策。他们在利用“亚洲疾病问题”研究决策时发现,人们在决策时会受到备择方案描述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偏好反转的现象。并将这种由于语义的改变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备择方案产生的偏好转变称为框架效应。3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框架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风险决策领域,探讨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等选择中的偏差效应。本文属于领导效能研究,并不是让被试做出冒险/规避或取舍选择,而是要求被试针对所接受情境下的领导风格和方式,根据自己的态

7、度和行为倾向性,在Likert6点量表上作答或进行百分赋值,以检验某种领导行为的效能。因此,这与可能出现“框架效应”的风险决策实验设计是有所区别的。本研究中的情境模拟实验是社会心理学和领导行为理论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如郑伯埙等对家长式领导效能的研究,就采用这种情境模拟方法,见参考文献[17])。(2)本研究的情境描述主要根据CPM领导行为评价量表的条目组合而成,情境表述的积极和消极方面都反映在所创设的八个情境中,每一个情境代表一种领导风格。在接受该情境下领导风格后,我们设置了3个题目来考察被试对该情境的理解程度。这些都保证了被试在

8、接受所创设的领导情境后,真实理性地表达自己对该领导行为的评价。(3)在进行研究设计时,我们也参考了郑伯埙等人关于家长式领导的情境模拟实验研究(见参考文献[17]和[23])和其它有关领导效能的情境模拟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