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100380
大小:8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 汉代思想大一统教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第3课汉代思想大一统教学目标一、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提出、内容及其影响;二、通过了解董仲舒及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通过比较黄老之学与董仲舒儒学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黄老之学的基本特征;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教学难点西汉统治思想的演化及其原因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练习法、谈话法等相结合教学策略手段(教学过程)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1.兴起的原因①汉初,社会经济困难,百废待兴(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相争,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推行休
2、养生息政策;②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2.盛行的时间和地位盛行的时间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思想界居于支配地位。4.盛行的状况(教材小子部分的介绍,阅读框还补充了“萧规曹随”的典故)5.对西汉社会的影响和之后地位的衰落黄老之学作为西汉初年的一种有效的过渡学说,其作用: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是“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中央
3、的丞相、地方的郡守、王国的诸侯权力很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央集权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构成了对最高统治者的严重威胁。如:汉文帝时淮南王刘长骄淫逾制,汉景帝时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与中央政权对立等。)黄老之学由盛转衰的原因:主观上,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汉的国力强大,统治者特别是汉武帝不再安于“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放任状态,希望对内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反击匈奴,建立强势国家。客观上,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汉武帝时,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的儒家学说,开始受到统治者青睐。教材小字部分补充了景、武帝时期黄
4、老学派与儒家学派的争论,展现了这一过程的激烈与残酷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1.背景(结合黄老之衰落的原因作简单介绍)3.影响①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②从文化史上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插图《授业图》介绍了汉代经学的发展课后探究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从思想内涵来看,汉儒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
5、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有人认为,汉儒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转而向专制统治妥协。也有学者认为,汉儒的这种变化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政者的承认,当它在取得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后,仍致力于继承先秦儒学的批判精神,置天意于天子之上,给封建帝王的专制实施一些约束。课堂练习1、想一想:汉初黄老之学兴起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情境材料 《汉书》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探究思考(1)假如你是当时的皇帝刘邦,你会采取什么治国
6、之策?汉朝初年为什么要把黄老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2)黄老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影响是什么?答案 (1)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汉初,社会经济困难,百废待兴;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2)特点:①以道家为基础,兼采阴阳、儒法等各家学说;②既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影响:促进了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教学反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