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99359
大小:2.97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卷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检测卷(四)(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D.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上海妇女服饰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上海地区先后出现,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思想的变化
2、,所以出现妇女服饰的变化。2.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答案 D解析 解题时请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1912年9月,这是民国初期,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发生巨变(辛亥革命),民众服装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所以答案是D项。3.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下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
3、们可以看出( )蒋介石与宋美龄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④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服饰及婚姻礼俗的变化。由婚礼中蒋介石的穿着可判断当时已开始穿西装礼服,由婚礼仪式可知这是西化的“文明婚礼”,①②正确;③错在“彻底”摒弃上;④中的“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在图中没有体现。4.下图反映的是19世纪末上海西餐馆“一品香”内,男女客并坐品尝西餐的情景。下列有关此
4、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上海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②男女平等意识增强 ③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被西方同化 ④图中现象与“西学东渐”有较大关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上海人到西餐馆品尝西餐的情景,这不能说明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被西方同化了,而只能说明饮食习惯有所变化,故排除③项。结合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他各项说法均正确,C项符合题意。5.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A
5、.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D.物质生活的变化答案 D解析 题干商行的广告,仅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化,A项排除;B项反映不出来;C项“新变化”说法是错误的。6.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君”“先生”的称谓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男人的社会地位下降B.西式称呼取代了传统称呼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的日常礼仪体现贵贱尊卑;民国之初,废除旧的礼仪,体现平等、自由
6、的文明精神。7.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答案 A解析 题目反复强调女子参加各种活动,这与古代女子受到束缚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再结合1913年的时间界定,可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女子地位的提高,也反映出当时男女平等的趋势。故选A项。8.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
7、六岁,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何时与梁相识?严阿苏: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严阿苏: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梁海)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严阿苏与梁海的婚姻自由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A项不正确;B项错在“开始”;材料中官的
8、言论“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说明当时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C项正确;材料中的“清末”表明民国政府还未建立,D项错误。9.据徐珂《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社会革命过程曲折B.封建势力在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