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

ID:29098865

大小:10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黄花岗起义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答案 A解析 孙中山“28岁那年”是指1894年,由此可知选A。B项在1905年,C项在同盟会成立之后,D项不符合史实。2.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

2、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答案 B解析 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之前进行了不止一次的武装起义,所以A项错误。D项说法明显错误。C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错误。B项体现了一破一立。3.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

3、五十三人”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答案 A解析 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是“主权在民”,与此相反的观念是君主专制,而选项中符合君主专制要求的是A。4.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 ②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民主平等的趋势 ④民族团结的重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排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5.“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摧毁了封

4、建统治的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答案 D解析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统治的基础仍然存在,排除A项;从所给材料来看,并没有提到民主共和的观念和资产阶级共和国,仅仅提到“皇帝倒了”,排除B、C两项;这一材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6.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模式,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在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基础上,又出现了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生态史范式等新史学范式。这些新的

5、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请回答:材料中甲、乙、丙、丁分别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请分别用史实说明之。答案 甲:革命史观。发动了一系列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乙:近代化史观。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

6、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丙:社会史观。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移风易俗的措施。丁:全球史观。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精神促进了亚洲人民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基础巩固1.孙中山总结黄花岗起义时说:“事虽不成……已震动全球。”主要是因为(  )A.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规模B.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C.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斗志D.推动了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答案 D解析 题干说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重大。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已震动全球”。2.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7、)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答案 A解析 漫画瓢上有一个“鄂”字,标题《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已经顾此失彼。B不能体现顾此失彼,C无法体现漫画所表达的形势,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个“瓢”。漫画中没有体现革命派力量的强大,排除D。3.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B.议会C.内阁D.国民全体答案 D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4.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

8、一原则的内容是(  )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