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铝 金属材料》学案1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铝 金属材料》学案1 鲁科版必修1

ID:29092137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化学《铝 金属材料》学案1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化学《铝 金属材料》学案1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化学《铝 金属材料》学案1 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化学《铝 金属材料》学案1 鲁科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铝 金属材料》学案1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铝和铝合金【学习目标】1.掌握铝的化学性质2.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分别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3.通过相关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新知的能力。【重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学习过程】一、铝金属铝在氧气中燃烧:Al+O2→铝热反应:Al+Fe2O3→铝和酸反应:Al+HCl→铝和碱反应:Al+NaOH→二、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一)氧化铝从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失去光泽,氧化铝可以用作耐火材料,说明氧化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及用途(1)氧化铝是一种熔点______

2、、硬度______,_______溶于水的____色固体。(2)氧化铝常用作耐火材料(3)自然存在刚玉:主要成分是α-Al2O3,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宝石:含少量铬元素氧化物而显红色的优质刚玉;蓝宝石:含少量铁、钛元素氧化物而显蓝色的优质刚玉。2、化学性质【思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氧化铝可能的反应。(1)与酸反应(2)与碱反应【考虑】氧化物的分类与定义,思考氧化铝属于什么类别的氧化物呢?(二)氢氧化铝【实验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氨水加入氯化铝溶液中将稀盐酸溶液加入得到的沉淀中将氢氧化钠溶液加

3、入得到的沉淀中结论氢氧化铝既能和,又能和反应,是氢氧化物。【拓展资料】Al(OH)3是一种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补充说明:(1)当Al(OH)3遇强碱时,作为酸反应向左方向发展,遇强酸时,作为碱反应向右方向发展;(2)氢氧化铝作为碱时是三元碱;作为酸时是一元酸,所以1mol氢氧化铝与___molHCl反应或与____molNaOH反应;(3)氢氧化铝与酸、碱反应时,弱酸弱碱是不能把氢氧化铝溶解的,所以用氯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不要用强碱,选择可溶性的弱碱如___________。由以上分析可知:[Al(OH)4]-不能与_____

4、共存,Al3+不能与_____离子共存;[Al(OH)4]-只存在于_______性溶液中,Al3+只存在于______性溶液中。写出NH3·H2O与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实现下面的转化【知识递进】画出下列情况下的图象(纵轴---沉淀物质的量;横轴---氢氧化钠或盐酸)(1)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2)向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1)(2)【总结归纳】1、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________色、__________状、_____溶于水

5、的________体2、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1)两性既能与_______反应,也能与________反应,是典型的________氢氧化物。(2)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3、氢氧化铝的制备4、氢氧化铝的应用(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2)在水溶液中生成的Al(OH)3为白色絮状沉淀,具有很强的_______能力。可以凝聚水中的悬浮杂质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练习巩固】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Na2CO3、②Al(OH)3、③NH4HCO3、④Al2O3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

6、、全部2、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图所示:(焰色反应是检验活泼金属阳离子的常用方法,K+的焰色特征为紫色)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白色沉淀①无色无味气体②③逐滴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Na2O2固体白色沉淀溶液显紫色④白色沉淀加入NaOH的量沉淀的量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有右图所示的相互关系。据此可知:⑴在原溶液

7、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为满足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的要求,一般可溶解两种常见物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和_________。⑶写出第③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