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doc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doc

ID:29078207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doc_第1页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doc_第2页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doc_第3页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doc_第4页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捌九傳奇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摘要:1.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长期的发展暴露出了它的缺点,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2.当中央错误的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1978年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

2、目的巨大成就。关键词:改革收效我见改革开放简介捌九傳奇改革开放成果之我见摘要:1.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长期的发展暴露出了它的缺点,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2.当中央错误的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1978年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

3、进步。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关键词:改革收效我见改革开放简介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的12月开始的,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进行,又在各个领域进行改革。时间过去30多年了,回想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可能很多人都不甚了解。要说我国改革开发的历史背景,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他把中国进行纵横两方面的比较后,确定开放的道路的。先说横的比较。所谓横的比较,是把中国和当时的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发达都是开放的,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才能及时发现

4、自己和其他国家的不足,才会奋起追赶,才不会夜郞自大;纵的比较是把现在的中国和历史上发达的时候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历史上中国处于先进时期,都是海纳百川,是开放的姿态,而不是封闭的状态。相反历史上闭关锁国时,中国则开始趋向衰败。这两种比较说明中国应开放。再说改革。马克思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而当时我国的生产力的水平非常落后,农业,由于实行公社制,人们没有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广大农吃不饱饭,甚至发生广东地区的农民偷渡到香港的事情。城市的生产力水平也非常落后,拿中德(西德)的煤炭生产相比较,生产

5、同样数量的煤,德需要21人,中国却需要2000多人。当时日本的大型超高有20多万种商品,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却只有5万种商品。所以中国要想不落后就必须要改革,邓小平说:如果社会主义的人民生活长期维持在低水平,那就不能说社会主义有优越性,人民水平总是很低,这样的社会主义也长不了。所以中国必须要改革,只有改革才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改革才能让人民相信、认同社会主义,只有改革才能实现国富民强。其实做为中国人,我很庆幸有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如果中国不进行改革开放的话,那么请看苏联、东欧、现在的朝鲜,就知道了结

6、果了。  改革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温饱,这个已经实现了。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也实现了。第三步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改革开放的目的,邓小平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大家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的目的进行了新的概括: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

7、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政策内容   改革开放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十一届三中

8、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