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67720
大小:7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6 鉴赏家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短篇小说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家[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米糠(kānɡ) 丝篾篮(miè) 香橼(yuán)哔哔剥剥(bì)时髦(máo)抻纸(chēn)枇杷(pí)(pa)怅然(chànɡ)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应 (2)卜(3)奔(4)模2.语境辨析法(5)银行(háng)发行(xíng)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g)情。(6)假(jiǎ)如到了儿童节,学校不放假(jià),我们怎么办?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迟钝·愚钝二者都有“不灵活”的意思。迟钝:是指反应慢,思想
2、、行动不灵活。愚钝:是指愚笨,不伶俐,语义较“迟钝”重。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①国际上很多科学家对比研究发现,生活饮食的不良习惯会使儿童大脑变得迟钝(迟钝/愚钝)。②苏可章是凌家大姐的儿子,小时候发高烧引发脑膜炎,至今还有些愚钝(迟钝/愚钝),后来在大理石厂做搬运工,练得一副好体力。(2)辨认·辨别辨认: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别: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①警察辨认(辨认/辨别)犯人除了可以通过脸部特征,还可以通过犯罪嫌疑人的身材和声音。②大家可能常喝贡菊和杭菊,但是大
3、多数人却不知道怎样辨别(辨认/辨别)这两种茶叶。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日方道听途说,刻意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人为制造紧张,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这样无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请说明理由:“道听途说”指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此处强调日本的言论没有丝毫的事实根据,可用语义较“道听途说”重的“捕风捉影”。(2)在网球世界里,有人用嘴巴说话,有人用球拍说话;有人在高谈阔论,有人在默默付出;有人沦为了笑话,有人成就了神话。(√)请说明理由:“
4、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感情色彩为贬义。用于此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3)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大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请说明理由:“情不自禁”的对象主要是感情,不能作“颤抖”的状语,属于适用对象错误。(4)有名女子在一家服装店内装模作样地挑选衣服,结果趁店主不备,将一件上衣塞进包内就跑了。(√)请说明理由:“装模作样”侧重指故意做作,故作姿态,用在这里符合语境。(5)一个平时在学校里爱调皮捣蛋的学生,因为一件小事,让老师对他另眼相看。(×)请说明理由:_“另眼相看”侧重于从“横向”看人,是拿此
5、人与另一人或一般人相比,此语境显然是指“此学生”前后表现相比较,应用“刮目相看”。[常识·速览]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一代小说大师沈从文的弟子。他博学多识,情趣广泛,对书画、医道、戏剧与民间文艺都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比如3岁丧母,17岁经历战乱,后又因战争未能从西南联大如愿毕业,一度谋职无望艰苦备尝,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大起大落的经历,使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式,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
6、和升华,于是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这些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淳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主要作品: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汪曾祺的《鉴赏家》写于1982年。他的相当一部分小说都是写家乡,写小城的生活,平常的人事,每天都在发生、举目可见的小小的悲欢。他的作品往往融进风俗的内涵,“人情”和“风土”,原是紧密关联的,汪曾祺小说中的风俗,其实往往
7、是对故土的追怀;人到了暮年,怀乡怀旧,如朝花夕拾,如秋水黄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凄凉。[整体·感知]《鉴赏家》写了普通市民的高山流水式的精神交流,体现了市井人际关系的协调,反映了作者朴素的道德理想和儒家以“伦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也对市井小人物的美好品性进行了颂扬。普通市民虽然地位卑微,但却极富人生智慧,果贩子叶三虽然出身卑微,识字不多,却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与质朴的艺术鉴赏力,他能一语道出大画家季匋民所画的佳处何在,也能凭借丰富的阅历指出其中失实之处,使得这位颇具名士风范的画家感慨不已,甚至一改不当众作画的习惯,邀请叶三观其泼
8、墨挥毫,并且专门为叶三作画题款相赠。画家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人来高价购买,叶三坚决不卖,临终时让儿子把画放在棺材里以求永生相伴。[文脉·梳理][文本·层析]一、阅读文章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