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60899
大小:8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2018版高中化学 第3章 探索生活材料学业分层测评10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业分层测评(十)(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1.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易腐蚀的原因可描述为( )A.形成原电池时铝作负极B.形成原电池时铜作负极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由铝经导线流向铜D.铝铆钉发生了化学腐蚀【解析】 在潮湿环境下铜、铝形成的原电池,活泼铝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铝流向铜,而电流应由铜流向铝,发生电化学腐蚀。【答案】 A2.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字“使用外加电流”便可快
2、速解答。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即使用了外加电流,正确。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是一种使用外加涂层而使金属隔绝空气和水分的保护方法。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也是一种使用外加涂层而使金属隔绝空气和水分的保护方法。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 A3.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反应是( )A.4Fe(OH)2+2H2O+O2===4Fe(OH)3B.2Fe+2H2O+O2===2Fe(OH)2C.2H2O+O2+4e-===4OH-D.Fe-3e-===Fe3+【解析】 金属在作为电极参与电极反应时,总是“过量”的,
3、所以铁在电极反应中不能生成+3价。A、B、C的反应恰好是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变化,B是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答案】 D4.如图液面上浮着一个空心铁球,数天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铁球表面出现红棕色锈斑 ②铁球表面出现黑色锈斑 ③量筒内水位下降 ④量筒内水位上升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 量筒中的空气、溶有O2的食盐水和铁碳合金(铁球)组成原电池,发生了吸氧腐蚀,铁球表面出现红棕色(Fe2O3·nH2O)锈斑,因不断消耗O2导致量筒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量筒内水位上升。【答案】 B5.下列方法可用于金属防护的是( )①原电池原理 ②电解原
4、理 ③涂油漆 ④电镀⑤置于干燥环境A.③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全部【解析】 金属防护的基本思路是防止金属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防止金属与环境形成原电池。常用的防护方法有改变金属的结构(如不锈钢)、加防护层(如电镀、涂漆等)、电化学保护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 D6.下列关于铁制品腐蚀或保护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如图所示环境中,铁被腐蚀速率:Ⅰ>Ⅲ>ⅡB.军事演习期间给坦克的履带上刷上油漆以防止生锈C.在海轮的外壳上常焊有锌块,且定期更新D.将不锈钢制成刀具和餐具,有的刀具还进行烤蓝处理【解析】 A项Ⅰ中铁作原电池负极腐蚀速率加快,Ⅱ中铁
5、作原电池正极被保护,腐蚀速率减慢,所以铁被腐蚀速率:Ⅰ>Ⅲ>Ⅱ;B项军事演习期间给坦克的履带上刷上油漆,油漆会很快脱落起不到保护作用,B项错误;C项锌作负极保护海轮,正确;D项保护措施正确。【答案】 B7.为防止碳素钢菜刀生锈,在使用后特别是切过咸菜后,应将其( )A.洗净、擦干B.浸泡在水中C.浸泡在食醋中D.直接置于空气中【解析】 切过咸菜的菜刀含有电解质,如果不洗干净擦干很容易形成原电池,原电池会加快菜刀的腐蚀。【答案】 A8.如图表示的是钢铁在海水中的锈蚀过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金属腐蚀过程为析氢腐蚀B.正极为C,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吸氧
6、腐蚀D.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解析】 从题图看出,该反应正极上O2得电子,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为碳,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金属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答案】 D[能力提升]9.某探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探究。(1)甲同学设计了A、B、C一组实验(如图),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铁钉生锈;B中铁钉不生锈;C中铁钉不生锈。①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铁生锈的外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②由于与金属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腐蚀分成不同类型,本实验中铁生锈属于_________________
7、_____,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B所用的水要经过________处理;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④实验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为了达到同样目的,设计了实验D(如图),发现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液面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