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57801
大小:9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学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基础知识】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判断相对性状的三要素) 3.转基因超级鼠实验证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4.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5.染色体 (1)指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3)特点: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且是成
2、对存在的; 6.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决定生物的性状; (2)分布: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中 (3)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7.基因 (1)概念: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分布:体细胞中成对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相同位置上。 8.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间关系如图所示。 9.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内的染
3、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都是一定的,且为体细胞中的一半。 (2)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3)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体细胞(或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的一半。 10.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 (1)概念:把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形性状。 (2)判断性状显隐性方法:①让不同性状两亲本杂交,子一代未表现出的
4、性状是隐性性状,即“有中生无”②让两个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即“无中生有”。 11.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成对存在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别,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另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如果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而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aa。 12.禁止近亲结婚 (1)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5、(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携带相同基因可能性比较大,近亲婚配所生子女得遗传病发病率会相应的增加。 (3)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先天性愚型病等。 13.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当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当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14.人的体细胞染色体23对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的为XY,女的为XX) 15.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
6、女机会均等,生男生女在男不在女。 16.生男生女与男性产生的精子类型有关。 17.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出来会打洞) 18.变异 (1)概念:亲子之间和子代各个体之间的差异(如一猪九仔,十个相)。 (2)原因:遗传物质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 (3)类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①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能传给后代的变异。 ②不遗传变异:由外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发生变化,不能传给后代变异。 19.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来实现的
7、。遗传使物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变异使物种不断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20.育种 (1)是在变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即先变异后选择)。 (2)培育新品种方法: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基因突变育种、多倍体育种。 【课外练习】 一、选择题 1、性状是指( ) A.生物体的形状 B.生物体的性别 C.生物体的大小 D.生物体的形态、生理、结构特征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紫花与白花 B.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 C.人的直发与黑发 D.兔子的长毛与短毛 3、科学
8、家已成功地将人的血清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细胞中,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雌牛产的奶中含有人的血清蛋白,该事实说明( ) A.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细胞中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 4、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基因数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