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中图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中图版

ID:29042280

大小:2.94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6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中图版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中图版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中图版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中图版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中图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案 中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节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本节复习脉络:考点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69页)[识记—基础梳理]1.实质使地表物质从高处向低处迁移,重力决定迁移的方向。2.主要类型(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破坏作用,形成风化壳。(2)侵蚀作用: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3)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4)沉积作用:被风、流水、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3.相互关系1.冲积扇的形成河流流出山口至山麓地带后,由于坡度小,流速降低,大量碎石和泥

3、沙在山前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地貌。冲积扇坡度比较平缓,从顶部向边缘,堆积物逐渐变细。2.风蚀蘑菇的形成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理解—要点突破]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戈壁冰川高纬度或高山

4、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波浪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风力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波浪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沙滩、潟湖冰川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冰碛地貌、冰碛湖等3.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类型及成因[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 外力作用对地

5、表形态的影响(2015·全国卷Ⅰ)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2题。【导学号:29790054】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1.D 2.B [第1题,根据题意,要明确以下关系:该海域海底若以淤积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浅,那么水深2

6、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变大,反之,该海域海底若以侵蚀为主,则近海地区海水变深,那么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就缩小。从图中不难发现,此距离在1979年之前不断扩大,说明该时间段海底以淤积为主;1979年至2004年两者距离总体趋势逐渐缩小,说明海底以侵蚀为主,因而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为先淤积、后侵蚀。故选D。第2题,读图可知,1992年至1997年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在总体上趋于缩小,说明该海域海底的淤积在持续减弱。由于该海域位于黄河三角洲近岸,所以首先要考虑这是黄河输沙量变小所致。而黄河输沙量变小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黄河水量变小导致其

7、搬运能力降低;二是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导致入河泥沙减少。若该时间段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那么黄河的水量会增大,河流输沙量能力会提高,故A错;此时段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小,会导致入海泥沙量减少,故B正确;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黄河的泥沙会增多,故C错;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也会使黄河水量增加,故D错。]考向2 地貌形成与外力作用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3.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C [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湄公河河口三角洲,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1)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①不

8、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a.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b.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c.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d.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②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a.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b.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