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41796
大小:8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2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课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刷新了国民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
2、的作用及影响。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
3、、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围绕“重铸国魂”这一主题,通过“为什么重铸国魂”、“怎样重铸国魂”、“怎样看待重铸国魂这场运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和影响。(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
4、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学方法: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
5、学习相结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并加以分析和研究。2、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不管是林则徐的“师夷长技”还是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抑或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例外都留下了种种缺憾……先进的中国人由此得出了新的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要振兴中华民族,就必须首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启发民众的思想。)学生一步步回答。教师: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思
6、想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新文化运动。今天就让我们来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先辈们那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怀。按照课标的要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够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进而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设计意图1、以图片的方式来吸引学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培养学生从图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通过这段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启发民众的重要性,初步感知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三、知识结构:(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政治方面: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②专制愚
7、昧的中国政治气氛。(2)经济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思想文化: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2、概况: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要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旗帜民主科学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积极影响:1
8、、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局限性: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四)、师生互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