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38574
大小:223.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6
《《开采方案对比》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综采工作面布置方案对比方案一:采用轨道、胶带机、回风大巷上山布置(每条上山长度1500m左右),配合布置阶段石门,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如下图所示。优点:1.工作面布置相对合理(不考虑未知断层时)。以1煤运输顺槽为探巷,如若未揭露断层或者数量少且断距小不影响工作面开采,采用此方案较为合理。2.首采工作面布置到1煤最南面工作面,保证煤矿及时达产。缺点:1.未考虑采区断层情况,未知因素较多,开拓风险很大。1.此方案局限性较大,不能盲目采用。方案二:采用轨道、胶带机、回风大巷沿大古铁路保护煤柱方向布置,每条
2、大巷长800m左右;根据中央采区断层情况沿煤层倾向布置工作面。如下图所示。优点:1.工作面充分考虑到中央采区的未知断层情况,可避开断层合理布置工作面。将断层对工作面的影响降到最低。2.轨道、胶带机、回风大巷长度较方案一。(方案二每条巷道约800m,方案一每条上山约1500m)1.工作面坡度较小,切眼近乎水平;2.接续工作面布置较方案一快速简单;缺点:1.工作面采用俯采方法,加大工作难度。本方案考虑到未知断层因素,以1煤运输顺槽为探巷横穿采区,如若揭露较大断层则立刻采用此方案布置工作面。1煤运输顺槽在方
3、案一中为首采面运输顺槽,在方案二中为回风大巷。原因阐述:1.丁家梁矿井井田多近南北方向断层;2.考虑采区出现断层也极有可能为近南北方向断层;3.按照方案一中所述,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即会出现工作面穿断层的现象,如若断层存在2个及以上时采煤工作面工作难度极大。如下图所示。4.方案一中上山同样穿断层,且此断层为已揭露断层,支护难度很大。1.因此方案二有较大优势,1煤运输顺槽作为探巷将断层情况揭露完整以此为依据合理布置工作面,工作面沿煤层倾向布置,只需要解决俯采相关课题即可,且国内有很多煤矿采用俯采取得了
4、较大效益。2.1煤运输顺槽不管在方案一中还是方案二中都不是浪费的巷道。结论: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要待1煤运输顺槽探巷道出结果后而定,不能盲目确定方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