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的敷设》word版

《导线的敷设》word版

ID:29034086

大小:228.5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16

《导线的敷设》word版_第1页
《导线的敷设》word版_第2页
《导线的敷设》word版_第3页
《导线的敷设》word版_第4页
《导线的敷设》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导线的敷设》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导线的敷设电线进场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批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有生产许可证编号。2)外观检查:包装完好;抽检的电线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耐热、阻建筑电气施工技术84燃的电线外护层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3)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绝缘层厚度和圆形线芯的直径。线芯直径误差应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常用的BV型绝缘电线的绝缘层厚度应不小于规定值。对电线绝缘性能、导电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导线进场验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批查验合格证。2)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现象、内壁应光滑;非镀锌钢导管无严重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

2、无锈斑;绝缘导管及配件不碎裂,表面有阻燃标记和只厂标。3)按制造标准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经、厚壁及均匀度。对绝缘导管及配件的阻燃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一、一般要求(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接口处均应密封。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2)电线保护管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电线保护

3、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3)当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接线盒:1)无弯管路,长度不超过30m时增加一个接线盒。2)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长度不超过20m时增加一个接线盒。3)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二个完时,长度不超过15m时增加一个接线盒。4)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完时,长度不超过8m时增加一个接线盒。(4)垂直敷设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接线盒:1)导

4、线50㎜2以下长度为30m时增加一个接线盒。建筑电气施工技术852)导线截面积70~95㎜2长度为20m时增加一个接线盒。3)导线截面积120~240㎜2长度为18m时增加一个接线盒。(5)关于管路的弯曲角度,规定为90°~105°,当弯曲角度大于此值时,每两个120°~150°弯折算为一个弯曲角度,管进盒处的弯曲不应按弯计算。(6)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配管内,但下列情况可以除外:1)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2)同一设备或同一联动系统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控制回路。3)同一照明花灯的几个回路。4)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但管内绝缘导线的根数不应多于8根。(7)当加装拉线盒有

5、困难时,也可适当加大管径。(8)三根及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其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两根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两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立管可取1.25倍)。(9)电线管路与热水管、蒸气管的下面。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当管路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0m,上面时为0.30m。当管路敷设在蒸汽管的下面时为0.50m,上面时为1m。当不能符合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气管,上下净距均可减至0.20m。电线管路与其他管道(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0m。当与水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

6、的上面。当管路互相交叉时的距离,不宜小于相应情况的平行净距。(10)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保护;在穿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时,应采取保护措施。(11)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二、硬塑料管敷设硬质塑料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楼)面不低于0.50m的一段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

7、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86在现浇混凝土柱内敷设管径不大于φ20mm的硬塑料管时,管子可在柱中间部位没隔1m处与主筋的箍筋绑扎,距离管进盒前绑扎点不宜大于0.3m。配管管径较大时,管子应沿柱中心垂直通过。穿越柱平面的两相邻直角边时,应作成沿柱截面积两中线呈90°弯曲的穿越。在现浇混凝土梁内垂直通过时,应在梁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即梁的净跨度的1/3中跨的区域内通过,可在土建施工缝处预埋内径比配管外径粗的钢管做套管。管子(或套管)在梁内并列敷设时,管与管的间距不应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