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

ID:29017968

大小:30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4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教师用书 北师大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学习目标: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2.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教材整理1 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1.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2.外传及其影响(1)造纸术①传播: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②影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火药①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②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

2、时代。(4)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加快了思想解放的进程。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隋唐时期就已有了雕版印刷术,他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蔡伦也不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西汉时已出现纸,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教材整理2 十进位值制和珠算1.十进位值制记数法(1)关键:一是逢十进一,再是每个数码既有其自身的绝对值,又有其所在位数的十进制的值。(2)特点:可以用有限的符号表示无穷无尽的数,而且简捷、明快,方便运算。(3)影响①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②它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2.珠算(1)依据:十进位值制。(2)发展历程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记数法。②至迟在公元2世纪,发明了珠算盘。③北宋时期,穿档定珠算盘普遍应用。④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所有运算全部使用珠算盘。(3)外传: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和欧洲。教材整理3 简仪和《授时历》1.特点天文成为一门科学,建立起一套天文坐标体系。2.成就(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2)至迟在汉武帝时期,发明了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浑仪。(3)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

4、革浑仪,制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简仪”。(4)以郭守敬为首的元代天文学家,编制出《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天文和历法有什么关系?【提示】 天文和历法是紧密联系的,但二者不能混淆。天文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及变化;历法则侧重于指导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历法是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的。教材整理4 《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1.《齐民要术》(1)作者:南北朝时的贾思勰。(2)地位①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中国第一部包括农、林、牧、副、渔的农业全书。②是当时

5、世界上最为系统的一部农学名著。(3)内容①涉及农作物的栽培、家畜的饲养、主副食的加工制造等。②阐述了因时因地制宜的农学思想。2.《农政全书》(1)作者:明朝的徐光启。(2)内容①全面总结了中国历代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注意反映明代最新的技术成就。②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灌溉工具和水利设施。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2.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为四大发明。它们在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

6、等科技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探究点一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史料解读史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解读表格类史料应注意不同类别的数量,如“天文历法气象”和“农学”数量最多,说明中国古代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发达。史料二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史料的关

7、键信息是“与西方相比”。把握史料中的转折句式,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的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提示】 特点: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原因: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2.根据史料二,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提示】 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重现象总结而轻规律探究的特点。【史论拓展】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

8、索不够,主要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并满足巩固统治的需要。(2)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动力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数学等方面。(5)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探究点二 中国古代科技未能转变为近代科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