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测试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钓鱼竿是省力杠杆B.动滑轮是省力机械C.天平是等臂杠杆D.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图12.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A)A.变小B.变大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3.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选项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C) 图24.园艺师傅使用如图2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
2、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D)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5.小刚和小明分别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甲、F乙把同一重物匀速拉到两个斜面的顶端,若两个斜面光滑、等高,甲斜面长4m,乙斜面长5m,所做的功分别是W甲、W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使用甲斜面比使用乙斜面要省功B.甲斜面的机械效率比乙斜面的机械效率高C.拉力F甲与F乙之比为5∶4D.两个拉力做功W甲与W乙之比为4∶56.骑自行车上一个陡坡时,有经验的同学会沿S型路线骑行,他这样做是为了(C)A.缩短上坡过程中所走的路程B.减少上坡过程中所做的功
3、C.减小上坡过程中所施加的力D.缩短上坡过程中所用的时间7.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同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3所示.则(A) 图3A.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B.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C.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D.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 图48.如图4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动滑轮重4NB.使用该动滑
4、轮要费距离C.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D.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9.图5中,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然平衡.则两重物重力大小之比GA∶GB= 3∶5 ;若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 左 端将上升. 图5 图6 图710.如图6是运动员在水平地面上做俯卧撑时的情景.已知地面对两个手掌的支持力为360N,对两个脚尖的支持力为240N,手掌到脚尖的距离为1.5m,则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为 600 N,人体重心到脚尖的水平距离为 0.9 m. 11.如图7所示,工人用250N的力F将重为400N的物体10s内匀速提升2m,
5、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拉力的功率为 100 W. 12.如图8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时间内,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6m高的楼顶上,绳子自由端移动了 18 m,拉力做的功是 4320 J,拉力的功率是 288 W. 图8 图913.图9所示的钢丝钳是 省力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10cm,阻力臂长为2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800N的力,小明至少用 160 N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 14.如图10所示,张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作出: 图10(1)杠杆的支点;(2)最省力的动力臂;(3)
6、最小动力的方向.【答案】如图所示: 图1115.如图11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3)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4)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解】(1)物体沿斜面运动的速度为v==1m/s(2)拉力F移动距离为sF=2L=2×5m=10m(3)拉力做功为WF=FsF=50N×10m=500J拉力的功率为PF==100W(4)有用功W有=Gh=100N×3m=300J拉力的机械效率为η==60% 综合提升16.在探究“
7、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同时使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 .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12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 4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她改用弹簧测力计在乙图中的C位置斜下拉,若每个钩码重2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示数将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N. 图1217.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13所示的动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