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doc

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doc

ID:29001045

大小:343.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15

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doc_第1页
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doc_第2页
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doc_第3页
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doc_第4页
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以来古文字构形研究概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十世紀以來古文字構形研究概述葉玉英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古文字構形研究是指探索古文字的構成方式和演變規律的學問。具體包括古文字的產生,古文字的初始形態,古文字構形的基本分類,六書分析,古文字中的繁化、簡化、類化、音化、分化、美化、符號化、變形音化、訛變、借筆等問題。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頁。縱觀古文字研究一百來年的歷史,古文字構形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特點是重視文字的產生、文字的初始形態、古文字構形的基本分類、六書分析的研究,時間大約是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第二階段指的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一時期的研

2、究主要集中在古文字構形演變規律的探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學術界對古文字構形的研究進入了理論構建期,古文字構形理論趨於系統化,古文字構形學逐漸形成一個理論分支。古文字構形是古文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文字構形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是古文字學日益成熟的標誌之一,因此對古文字構形研究作一個全面的回顧和總結十分必要。本文所要論及的古文字指《說文》小篆以前的所有文字(《說文》小篆除外,但包括《說文》古文、籒文)。一古文字構形理論的初步架構1899年殷墟甲骨發現以後,中國文字研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即開始了真正意義的古文字研究。學者們不再局限于《說文》研究,金文也不仅仅

3、被用於訂補《說文》,甲骨文、金文考釋工作全面展開。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古文字考釋成果可謂碩果累累,但古文字學作為一門學科尚未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理論。唐蘭先生首先意識到理論建設對於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1935年,他撰成《古文字學導論》。這是最早的一部關於古文字構形理論的專著。在唐蘭先生之前,清代學者王筠在《說文釋例》中談到不少文字構形規律。如“兩借”、“文飾”、“分別文”“體同音義異”、“或體”、“俗體”、“籀文好重疊”等,但王筠的研究局限于《說文》小篆,且以六書為框架。孫詒讓在《古籀拾遺》、《古籀餘論》中成功地採用偏旁分析法來考釋古文字,是對古文字構形研究的

4、一大貢獻。我們之所以認為唐蘭先生的《古文字學導論》是最早的一部關於古文字構形理論的專著,是因為《導論》論及的不僅僅是漢字結構問題(六書),而是用動態的歷史的文字發展觀廣泛地考察漢字發生、發展、演變的過程,探索文字內在演變規律。他的研究的重心是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不再局限于《說文》小篆。《導論》涉及的古文字構形問題有:(一)中國文字的起源及其產生的時代。唐先生批駁了八卦說、結繩說和倉頡造字說,認為文字的產生是自然趨勢,並非一兩個人所創造,並假定中國的象形文字至少有一萬年以上的歷史,象形象意文字的完備至遲也在五、六千年前,而形聲文字的發軔,至遲在三千五百年前

5、;(二)上古文字的構成。唐先生打破傳統“六書”理論的束縛,提出“三書”說,即象形、象意、象聲;(三)文字演變的規律。唐先生指出:“形的分化、義的引申、聲的假借是文字演變的三條大路”;(四)字形演變的規律:1、簡易。原始文字近於圖畫,寫起來太費事了,於是把筆劃太肥不便刀筆的地方用雙鉤或較瘦的筆劃表現出來,這就促使文字走向線條化。到了形聲文字發展以後,許多文字都是由上下或左右兩部分組合的,由此許多圖形文字由整個圖形分析成兩半。太繁的文字往往省去一部分;2、增繁。一是因為文字的結構趨向整齊,所以在許多地方添一些筆劃,使疏密勻稱;二是因形聲文字的影響,有些本是圖形文

6、字,又注音而成形聲字;三是有的象意字改為形聲字;(五)文字通轉規律:1、有些型式在後世看來很有分別的,但在當時卻是從一個系統裏演變出來的,所以可以通用,也可以隨便寫;2、凡同部的文字,即由一個象形文字裏孳乳出來的,在偏旁裏可以通用;3、凡義相近的字,在偏旁裏可通轉;(六)字形的混淆和錯誤。唐蘭《古文字學導論》,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如果說《導論》還只是對古文字構形理論的初步探索,那麼於1949年問世的《中國文字學》則可謂初成系統了。在這本書裏唐先生更加深入地闡明了文字的發生、文字的構成、文字的演化、文字的變革等問題,還提出了一些新的論題,如“孳乳、轉注

7、、緟益是形聲字產生的途徑”、“聲化”、“省變”、“倒文”、“正反無別”、“反文”、“割裂筆劃”、“複體字的字母式排列”、“一個字偏旁位置的隨意性”、“趨簡”、“好繁”、“同化”等等。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這無疑進一步豐富了古文字構形理論。六書研究是自宋以來學者用力最多的問題,但始終未能擺脫《說文》的巢臼。到了民國時期,除了唐蘭先生提出的“三書說”敢於打破舊說以外,林義光先生是另一個在這個問題上有重大突破的學者。1920年,林義光先生的《文源》一書問世,內附《六書通義》。在《六書通義》中,他提出了一套新的六書理論,對象形、指事、

8、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之旨作了新的闡釋林義光的六書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