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水文地质及浅层地

池州市水文地质及浅层地

ID:28993587

大小:7.11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2-15

池州市水文地质及浅层地_第1页
池州市水文地质及浅层地_第2页
池州市水文地质及浅层地_第3页
池州市水文地质及浅层地_第4页
池州市水文地质及浅层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池州市水文地质及浅层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安徽省池州市浅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第二部分、《池州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质量监管管理实施细则》第三部分、《池州市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建筑应用实施细则》第四部分、两个示范项目案例第一部分安徽省池州市浅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二○○九年八月目录第一章绪论11.1目的任务11.2勘察区交通位置11.3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2第二章自然地理42.1地形地貌42.2气象条件72.3水系8第三章区域地质特征83.1地层83.2构造143.3新构造运动183.4岩浆岩18第四章水文地质特征204.1含水岩层(组)与隔水岩(组)特征204

2、.2含水层间及其与地表水间的水力联系264.3含水岩层(组)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274.4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27第五章结论与建议285.1结论285.2建议30第一章绪论1.1目的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和《安徽省建筑节能专项规划2009年—2011年》、《安徽省清洁能源发展规划提纲》等节能规划及落实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实施方案的通知》(财建[2009]305号)文件精神,受池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安徽省地勘局三二四地质队承担了池州市浅层地热调查评价工作,为池州市可再生

3、能源建筑城市示范申报工作提供必要的地质、水文地质依据。1.2勘察区交通位置1.2.1行政区划及位置池州市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及池州经济开发区,市域面积8271.7km2,其中市区面积1313km2,人口65.44万。根据已有资料确定勘察区范围约35km2。位于池州市东部,具体位置包括主城区清溪河以东、北至长江、东至平天湖、南至站前区。设计勘查面积约50km2。实际调查面积约50.26km2(见附图1)。1.2.2交通查区属池州市总体规化继续建设南外环区域,新建高标准道路四通八达,57沿江高速、合铜黄高速、铜汤高速、安景高速、铜九

4、铁路及沿江城际铁路和九华山旅游机场的开工建设,形成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加上北侧长江水上运输黄金通道,构成了池州市市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图1-1交通位置图)。图1-1池州市交通位置图1.3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池州市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相继开展,其主要成果主要有:1、1952—1953年,321地质队常印佛等填制贵池—青阳1:1万地质图1200平方公里。2、1960年安徽省地质局101物探队进行1:1万地面检查时,圈定了东湖一带磁异常并发现了包家山自电异常。573、1960年安徽省地质局321地质队对包家山地表

5、铁帽做了少量坑探工作,1961年对东湖磁异常进行验证,施工钻孔2个。4、1965年安徽省地质局317地质队进行过安庆幅1:20万区域调查。5、1966年安徽省地质局324地质队开展1:2.5万地质工作,同年省局物探队二队开展1:2.5万磁法及土壤测量工作。6、1970—1975年间及1980年,324地质队物探分队先后在城区进行1:1万及1:2.5万磁法、激电工作,并提交了“安徽贵池城郊1:1万物探普查工作简报。7、1971—1975年间,淮南煤田第二勘探队曾进行煤田普查工作,施工钻孔9个。8、1970年2月—2009年,324地质队在该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

6、、水文、工程地质、物化探、钻探、坑探等工作。9、1987年,安徽省地质矿产局324地质队完成了《安徽贵池城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1:2.5万)报告》,其测绘范围基本涵盖了本次调查区域。10、本次浅层地热调查评价结果。57上述工作成果全面系统阐述了池州市基础地质及水工环地质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地源热泵技术对所需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要求。第二章自然地理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与丘陵接合部位,多为剥蚀丘岗、平原及低洼湖盆,湖泊及池塘星罗棋布,丘岗植被发育。最大相对高差约180米。2.1地形地貌本区自晚第三季以来,由于遭受强烈剥蚀与侵蚀作用,山丘多低矮,构成剥

7、蚀丘陵地貌,分布于本区南、中部,最高峰为齐山,海拔82.28米。局部为可溶岩出露区,岩溶地貌发育。向北地势渐低,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及湖盆(本次调查主要区域),地表平坦而开阔。总体本区南高北低,地表起伏不大。2.1.1剥蚀丘陵逶迤的剥蚀丘陵、丘岗多低矮、海拔小于85米,一般25-45米。坡面较平直,坡脚15-30度.岗顶呈椭圆状,面积数十至数百平方米,多有5-30厘米厚的松散堆积物覆盖。火成岩及砂岩构成的丘岗,坡面较陡;灰岩丘陵则岗脊陡峭,坡面起伏,溶沟、溶槽、溶洞及溶蚀漏斗等发育;红层构成之丘岗则岗顶平缓,坡脚较小,坡脚不明显。2.1.2冲积及湖积平原57

8、分布于长江南岸,主要由长江冲积物构成,次为河湖堆积物,厚度2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