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手册

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手册

ID:28984258

大小:6.35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15

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手册_第1页
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手册_第2页
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手册_第3页
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手册_第4页
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手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井地下连续墙施工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1.设计参数及主要工程量31.1设计参数31.2主要工程量3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1.4水文地质特征42.地下连续墙施工组织52.1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52.2槽段划分62.3导墙施工72.3.1导墙设计72.3.2导墙施工72.4测量放样92.5泥浆制备与管理92.5.1泥浆的配制92.5.2泥浆系统工艺流程102.5.3泥浆储存112.5.4泥浆循环142.5.5泥浆的分离净化142.5.6泥浆的再生处理142.5.7劣化泥浆处理152.5.8泥浆质量控制152.6地下连续墙成槽152.6.1成槽机械的选择152.6.2成槽工艺控制152.6

2、.3挖槽土方外运172.6.4槽段检验172.7清底换浆182.8工字钢接头施工或圆管接头施工182.8.1工字钢接头施工182.8.2圆管接头施工202.9防止槽壁坍塌措施212.10塌槽的处理措施212.11成槽质量标准:213.12钢筋笼制作与吊装222.12.1钢筋笼制作222.12.2预埋件制作232.12.3钢筋笼吊装232.12.4玻璃纤维筋笼制作与吊装272.13砼灌注272.13.1混凝土质量和运输272.13.2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282.14墙底注浆302.15地下连续墙施工常见问题的预防处理措施303.各工序质量分项控制点及检测方

3、法31第34页共34页3.1导墙工程施工313.2成槽工程323.3泥浆制备与管理工程323.4清槽换浆333.5刷壁333.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工程333.7砼灌注工程333.8预埋件施工工程34第34页共34页1.设计参数及主要工程量1.1设计参数(1)槽厚:1000mm(2)地下连续墙延长米:约480米(3)深:28~38.5m(4)砼强度等级:水下C35P10(5)垂直度:<1/300(6)接头形式:工字钢接头和圆管接头(7)入岩、入土深度:约6~7.8m(具体见施工图纸)1.2主要工程量表1-1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单位工程量备注1导墙C20砼M3

4、3652导墙钢筋T363连续墙钢筋T26004连续墙C35P10M3183005土方开挖外运M319500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线定测隧道工程虎门火车站—虎门商贸城站区间和虎门商贸城站—长安夏边站区间的详细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9。1#、2#工作井地质见附图10.6和10.71#、2#工作井地质断面图。具体简述如下:(1)1#工作井: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具体如下:①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人工填筑土〔层号(1)〕:褐红、褐黄、灰褐、灰等色

5、,压实,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含砂、砾石、碎石等,顶部为0.20~0.30m厚为混凝土块,场地内大部地段分布,平均厚度2.44m;②粉质黏土〔层号(2)5-2〕:褐黄色、灰黄色、红褐色、灰色,可塑,主要成分为黏粒、粉粒,场地内局部地段分布,呈层状,层厚1.00~11.50m,平均厚度3.67m;③粉质黏土〔层号(5)1-3〕:红褐色、浅黄色,稍湿,硬塑,以粉、黏粒为主,由砂岩、砾岩、长石石英砂岩、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场地内大部地段分布,呈层状,层厚1.80~21.00m,平均9.72m,顶面埋深1.7~3.0m,层面标高-6.5~-17m。④全风化花岗岩

6、〔层号(11)1,W4〕:第34页共34页原岩结构尚可辨,母岩均已风化,岩芯多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属Ⅲ级硬土。场地内该层局部分布,呈层状,其埋深及厚度变化较大,层厚1.10~23.18m,底面埋深8.90~29.5m,标高-7~-22.68m。⑤强风化花岗岩〔层号(11)2,W3〕:原岩结构清晰,岩芯多碎块状,短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岩质软,手折易断,属Ⅳ级软石。场地内该层分布不均,呈透镜体状,层厚0.60~10.59m,平均2.71m,顶面埋深20.00~39.80m,标高-29.42~-10.81m。⑥中风化花岗岩〔层号(11)3,W

7、2〕:粒状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块状,岩质坚硬,属V级次坚石。局部地段揭露至该层,揭露层厚1.70~17.00m,平均5.51m,顶面埋深22.10~41.50m,标高-32.61~-13.67m。(2)2#工作井:根据地质断面显示,存在花岗岩与石英岩接触面,可能存在断层破碎带等情况。具体自上而下分别为:①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人工填筑土〔层号(1)〕:褐红、褐黄、灰褐、灰等色,压实,主要成分为粉质黏土,含砂、砾石、碎石等。②粉质黏土〔层号(5)1-3〕:红褐色、浅黄色,稍湿,硬塑,以粉、黏粒为主,由砂岩、砾岩、长石石英

8、砂岩、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场地内大部地段分布,呈层状,层厚1.80~21.00m,平均9.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