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实习总指导书

道路勘测实习总指导书

ID:28974308

大小:65.9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5

道路勘测实习总指导书_第1页
道路勘测实习总指导书_第2页
道路勘测实习总指导书_第3页
道路勘测实习总指导书_第4页
道路勘测实习总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实习总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一、选线组(选线及定线)………………………………………………………1二、测角组………………………………………………………………………………3三、中桩组………………………………………………………………………………5四、水平组………………………………………………………………………………7五、横断组………………………………………………………………………………9六、地形组………………………………………………………………………………10七、内业组………………………………………………………………………………15一、选线组工作(一)工作任务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

2、,清除中线附近的测设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选定曲线半径、缓和曲线半径长度、确定平面线形类型,在越岭线地段确定纵坡度。(二)实习目的能够运用技术标准和道路勘测规范,进行实地定线,并且合理地确定弯道半径、缓和曲线长度以及平面线形类型。(三)配备仪器2米花杆4根,50米皮尺1副,斧锤1把,标记旗若干,木桩若干,罗盘仪1副,对讲机3个。(四)工作安排1、前点:由1-2人负责。根据路线的走向,通过调查、量距及坡度的确定路线的导向线。2、中点:由2-3人负责。结合技术标准及地形,用花杆穿直线的方法,尽量保证通视,在不通视的情况下可以增设转点,此点即可清楚看到前一点,又可清晰看到后一点3、

3、后点:由2-3人负责。用罗盘仪初测路线的转角及俯仰角,并通过量距,获得近似坡度。(五)操作步骤1,前点人员根据路线的走线,多次细心观察,宏观布控,根据原道路两旁的植被,地形,建筑等因素,确定导线方向,插上小旗标记。2、中点人员在小旗附近插上花杆,观察是否通视,若通视良好及可行,若通视不良好,则让一人站高处观测,反复调整。3、后点人员将罗盘架设于交点之上,整平,用罗盘仪测得上一导向线的方位角以及下个导向线的方位角,并且确定纵坡度,要保证两导向线的偏角大于7度,纵坡度小于9度。4、重复上述步骤,钉桩确定交点桩号,获得初定线形。(六)数据记录与处理绘制一幅草图,清晰标有方位角,上下坡度及交点桩

4、,并且将其转交测角组。(七)注意事项1、使用罗盘仪是不得有信号干扰,影响读数数据,在转动罗盘仪时不能随意扭转,容易造成垫片损坏。2、打桩时周边同学要注意安全,别靠太近,钉完桩后要有适当的保护交点桩3、收起罗盘仪要把药把指南针拧紧,拧紧过程不要过用力,以免造成损坏。(八)上交资料及成果原始数据一份,处理数据一份,草图一份,总结一份。(九)仪器交接认真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如有存在问题应做好记录。二、测角组工作(一)、工作任务1、标定直线与修正点位。2、测角及转角计算。3、测量交点间距。4、平曲线要素点的计算。5、交点及转点桩的固定。(二)实习目的较准确的理解选线组的意图,正确钉设路线的起讫点、

5、交点、转点;测定交点右角,计算转角,丈量基线,计算平面要素,标定曲中方向;延伸直线;测量方位角和视距。(三)配备仪器全站仪一台,棱镜两把,对中杆2把,对讲机3个(四)工作安排1、测角及转角计算路线测角:一般规定测右角使用全站仪以全测回方法观测,两次观测误差不超过40秒,取平均值。计算转角:右角=后视读数-前视读数。转角α=右角-180°(α>0时左转,α<0时右转)2、测量交点间距:使用全站仪往返测量相邻交点,取平均值。一般不宜长于500米。(五)操作步骤1、测角:(1)首先观察前后观测点间的地形,决定采取直接测量或是转点测设的方法。(当两点间不通视或距离太远无法观测时,需在两点间增设转

6、点)(2)将全站仪架设在中间交点,对中整平(队中后先粗平,粗平后仪器可能偏离目标点,此时可以先松动全站仪,在支架上进行微调,当再次对中后再进行精平)(3)在前后焦点上架立棱镜,调整棱镜高度使其能被全站仪观测到,先以盘左(右)对准前一点交点上的棱镜,按下置零键,转动全站仪至对准下一交点上里的棱镜,转动时需要记下全站仪的转动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此时记录下全站仪上的读数;再将全站仪置于盘右(左)以同样方法测出角度,两次测量值误差必须在40秒以内。2、测距:让全站仪对准棱镜,按下DIST键测量,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出斜距,平距和高差。(六)数据记录与处理整理测得记录下来的数据,制成表格,根据各点桩

7、的数据,建立坐标(以起点为零坐标点最佳),计算出交点坐标值,运用纬地软件和饮雨软件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并输出直曲转表,将数据交于中桩组。(七)注意事项1、在测量的过程中,若发现某点偏角小于7°,应及时与选先组和老师汇报,及时更改路线。2、测得的数据要与选线组的数据作比对,以确保准确。(八)、上交资料及成果测回法的数据表一份,直曲转表一份,平面线形设计图张。(九)、仪器交接认真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如有存在问题应做好记录。三、中桩组工作(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