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864129
大小:449.54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12-14
《集中供热站(锅炉房)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集中供热站(锅炉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1.1项目名称:五家渠市B区集中供热工程,其中包括:新建1台29MW(40t/h)和2台46MW(65t/h)集中供热站(锅炉房)1座,一次水热网13.015公里,热力站(换热站)11座。1.2城市及建设区概况五家渠市是农六师的师部所在地,是全师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位于农六师的中部,南距乌鲁木齐市32公里,东南距米泉市18公里,西南距昌吉市28公里,处于乌鲁木齐七城市经济圈内。市域面积710平方公里,规划区25平方公里,现辖五家渠、梧桐、蔡家湖3个镇、1个开发区、3个街道
2、办事处。2004年底,全市总人口为9.1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06万人。五家渠有5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有杨、冯、杜等5户人家,为种地从老龙河引出一条大渠、人称“五家渠”。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在此地开荒;1952年“五家渠”开始被作为地名使用;1953年11月,“五家渠”被作为自然镇名称沿用到2002年。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五家渠建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管理。2004年1月19日,五家渠市正式挂牌成立。城市的发展定位是:中国西部绿色经济文化产业城市,乌鲁木齐城市圈园林化生
3、态城市,乌鲁木齐近郊具有军垦特色的现代化卫星城市。在城市圈经济发展中,坚持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开放立市,尽快把五家渠建成特色农副产品的输送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旅游休闲的后花园。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2亿元,2002-2005年均增速16%,占农六师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34:46,2002年-2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7亿元城市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南有乌五、昌五公路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乌奎高速公路、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以及乌鲁木齐火车站、国际机场相连,
4、北有省道甘莫公路横穿市区。经过几代兵团职工的艰苦努力,五家渠从过去五户人家发展成为功能较为齐全,现已建成了以农六师师部为中心的行政办公区,以长征路和天山路交叉口为中心的商业区和东南部沿猛进水渠以西由兵团团校、兵团政校、党校等聚集的教育区,及在城市西北、西南部以青湖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威特公司等为主的工业区,和南屯路以南的旅游度假区等共同组成的近6.8平方公里集旅游、居住、办公、商贸、文化娱乐、工业为一体的初具规模的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生态型园林城市。五家渠市还是天山北麓城市产业带中的重要城镇之一,肩负着与周围城镇分工协作、共同促进区
5、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也具有承上启下、带动市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拟建项目在五家渠市规划B区范围内。B区为五家渠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开发的区域,随着新建市政府办公设施的建成,B区的发展速度将逐步加快。因此,五家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的集中体现。1.3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五家渠市坐落于天山东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东经87°33′22″~87°34′10″,北纬44°08′18″~44°11′06″,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城市产业密集带上,南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48公里,西南距昌吉市28公里,东距米泉市22公里,距
6、阜康市63公里。全市域土地面积822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90391人,目前下辖一零一团、一零二团和一零三团以及一些师直属单位。五家渠市地处乌鲁木齐市远郊,通过乌五公路可以方便地到达机场、铁路,并与216、312国道相连。与附近城市联系方便,与农六师各垦区有公路相通。市域中部地区属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中下游,地势平坦,由东南向西北自然倾斜。市域北部属冲积洪积下部,部分为湖相沉积,北部、东部已深入风积沙丘地区,地势平坦。全市域内地表坡降自南向北由5%到1%不等。2、气候、水文条件:五家渠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春季气温回升
7、不稳定,夏季炎热干燥,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温度6℃,一月平均气温-18℃,七月平均气温25.4℃。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40℃。≥10℃年均积温3490℃。年均降水量为160mm,年均蒸发量2000mm左右,最大冻土深度为141cm。其统计数据为:年平均气温:6.0℃冬季平均气温:-8.5℃极端日最高气温:43.0℃极端日最低气温:-40.0℃冰冻深度:1.5m夏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地震烈度:7度市区南部青格达湖(猛进水库)地区为潜水溢出带,地势低平,历史上多湖泊,属冲积沼泽平原,猛进水
8、库北西侧属冲洪积平原。3.工程地质:五家渠位于天山山脉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处于第四世纪冲击平原的下游。土层为冲击相的第四世纪沉积物,地质情况较为单一,层次明显。地基承载力一般在120—150Kpa。该地区没有进行系统的工程地址普勘,仅有一些单体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