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842695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4
《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大赛刘青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大赛教学设计课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型新授课授课年级高二年级教学设计刘青霞工作单位惠州市第一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DNA是遗传物质的分析及实验验证;(2)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演绎法。2、能力目标(1)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再现科学史让学生感受科学
2、知识发现过程的艰辛和漫长。(2)科学成果的取得不仅要有科学的思维,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3)实验验证DNA和RNA是遗传物质,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基础性原则,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增加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激发旺盛的求知欲。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物质.2.探究科学家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
3、方法.确定教学难点的依据:遵循新课标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在第3章占有重要位置,学生只有真正理解这部分内容,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从根本上懂得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规律。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则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这两个经典实验,因此两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探究科学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是本节的难点,这也正是我们要让学
4、生真正掌握的东西。教材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思考,让学生理解这两实验的最关键的设计就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实验过程的探究与科学方法的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主要教具多媒体课件,噬菌体的结构模型板书设计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1、体内转化实验现象(1928年)结论过程2、体外转化实验现象(1944年)结论(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1957年佛兰
5、科尔TMV的转化实验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教法1、问题链教学法2、探究导学法:(假说—演绎法.讨论探究法.背景呈现法.要点提示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预习阅读课文2遍,并收集有关遗传物质研究过程的资料(教室内的电脑能上网)。[情景创设]通过对孟德尔规律的学习以及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关,人们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那么,究竟哪一个是遗传物质呢??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屏幕
6、问题链: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那么,究竟哪一个是遗传物质呢?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蛋白质和DNA的认识水平如何?2、当时认为遗传物质是哪种物质?为什么?3、从这个事实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向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这个观点提出挑战的是谁?他凭什么质疑?学生答:略1、1928年格里菲思的实验检查预习结果,加深对细菌的认识屏幕显示:1、R型和S型细菌的菌体和菌落图,问哪个是R,S?毒性如何?2、请同学们看课本43页,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分哪些步骤?各看到什么现象?(2)你如何理解第3步的加热杀“死”?(3)第4组的实验结
7、果说明了什么?(4)仅凭格里菲思的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请同学们读P43-44,回答问题:1、艾弗里和他的同事设计的思路是什么?2、在艾弗里的实验的第3步中你得出什么结论?3、从艾弗里的研究成果你有何启示?4、艾弗里的实验是否完美?诱发学生思考学生根据资料内容,分组讨论,相互交流,问题基本解决,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分析出结果。一般学生都能根据资料发现答案,但该实验是否完美?由于学生占有的资料有限,不能分析出不完美的地方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出示噬菌体的模型:认识T2噬菌
8、体并归纳出:它的头部和尾部都具有蛋白质外壳,头内部含有DNA。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动画演示侵染过程。学生阅读P44-45,回答问题: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用于标记噬菌体的何成分?有什么目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的增殖是在什么的指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