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doc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doc

ID:28840222

大小:10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4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doc_第1页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doc_第2页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doc_第3页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doc_第4页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与文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章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與文化 第一節生活方式與社會組織 教學目標單元目標具體目標1.說明游牧社會的產生1-1了解亞洲農業與游牧兩種生活方式對立的情形1-2知道游牧文化發展的關鍵因素2.說明游牧民族的生活情形2-1知道游牧民族生活的主要範圍2-2了解游牧民族「移動」的生活方式2-3了解游牧民族對土地的觀念3.說明游牧民族的經濟特色3-1知道游牧民族的經濟基礎是牲畜3-2了解游牧民族依賴狩獵、對外貿易與掠奪維持生計的情形4.說明游牧民族的倫理觀與社會組織4-1了解游牧民族重健壯輕老弱的文化4-2了解游牧民族的收繼婚制4-3了解游牧民族的法律習慣4-4了解游牧民族的社會與軍事組織 第一段課文引導亞

2、洲社會由於氣候差距甚大,自古以來就形成農業與游牧兩種不同的生活型態,建議老師可就氣候方面說明亞洲發展農業與游牧業的地區有何差異,溫暖濕潤的地區較適合農業發展,乾燥地區則較易發展游牧型態的生活方式。大約西元前八世紀左右,游牧文化迅速發展,關鍵因素便是騎馬技術與金屬器的發明,老師可以從這兩點解釋游牧文化發展的原因,從這兩點也可以得知馬對游牧民族的重要性。     歐洲的農牧一致型社會與亞洲的農牧對立型社會歐洲雖可分為濕潤寒冷的平原地區和溫暖乾燥的丘陵等南北兩地區,但兩者並沒有不能相容的生產形態的差異,所以歐洲基本上是農牧複合的經營型態。中世歐洲的村落,中心部分有耕地,周圍有柵欄圍起來飼養牛、羊的牧

3、草地,牧草地外有採取薪炭的森林地帶。自古歐洲住民吃的是小麥、燕麥、蔬菜、牛乳、羊肉,穿的是麻織物和毛織物,耕作使用大量的獸糞,這種習慣不外是農牧一致型社會產生出來的生活特徵。亞洲則因巨大的山系造成各地區差異甚大的氣候條件,有南亞地區極度濕潤的氣候和內陸亞細亞極乾燥的氣候。季風影響下的亞洲有集約式的水田農耕,人口密度草原游牧區的氣候:年雨量在250公釐以下的山區,此一氣候分界線在中國大致是從大、小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致青康藏高原東部邊緣。特色為乾燥及降雨量不穩定。極高,飼養豬、雞、水牛等。華北也有小規模集約式的小麥栽培。內陸亞洲則是粗放放牧生活的草原地區。所以亞洲形成農耕型社會和游牧型社會的

4、對立,也造成互不相容的政治對立現象,這種對立關係的各種型態成為亞洲政治史的架構。   農耕生活和游牧生活的比較  農耕生活游牧生活經濟生活種植農作放牧牲畜住所定居→築城→形成城市居無定所,游動不羈,少有城郭,僅定期市集交易食物以蔬果為主以牲畜為主人口生活安定、人口容易增加生活環境較惡劣,死亡率高,人口增加不易土地觀念重視土地所有權,「有土斯有財」重視土地使用權,土地是人類共同生活的空間,私人不能把土地據為己有財富以收成的農作物為主要財富,間接形成「有土斯有財」的重視土地概念以牲畜為最重要的財富,且財富是全族所共有,早期並無個人財產權倫理價值觀重經驗的傳承,故「敬老尊賢」為保護有限的生活資源,處

5、處以利益為上,重視能提供利益的壯年,輕視老弱社會階級士庶階級嚴明,有不同的權利與義務單純的社會組織,雖有階級,但階級性格相當薄弱,族員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較為平權的社會倫理關係重家庭倫理,一夫一妻「妻後母,配寡嫂」,一夫多妻法律成文的法律系統,專業的法律人才以習慣為本的審判依據,部落貴族執法政治組織穩定的帝國政治組織各氏族間同盟關係分、合難持久 馬匹的重視草原游牧社會離不開馬,也以馬與騎術為生存條件。否則大批的牲畜成功的放出去與趕回來,以及長距離的迅速移動都無法實現。所以在游牧世界中,只有馬與騎術的功能,才能達成草原——牲畜——人之間的聯繫關係。騎術在農業社會中未受專門訓練者是難以做到的,但在

6、游牧民族卻是無分男女老幼的基本技術。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國》,三民。 匈奴的金屬文化1.青銅器:(1)時間:春秋戰國時期,北方草原的青銅器文化已發展到頂峰,青銅器的種類繁多,特徵鮮明。(2)種類:有鋒利的兵器和工具,還有形式多樣的生活用品和裝飾品。2.鐵器:(1)時間:近數十年來中外考古學者在漠北的諾顏山、內蒙古及其他地區發掘出上百個匈奴墓葬,出土屬於西元前三世紀前後的大批鐵器,(2)種類:包括兵器(如鐵刀、鐵劍),生產工具(如鐵鐮),和生活用具(如馬嚼、鐵環、鐵片、鐵釘),以及鑄鐵模型和煉鐵爐等。(3)影響:鐵器文化使匈奴社會的生產力邁入新的歷史階段,不僅畜牧業大為繁盛,同時也推動了手工業的

7、發展。 第二段課文引導游牧民族雖主要活動在草原地帶,但不表示游牧民族只生活在草原地區,森林及山區也是游牧民族活動的地區,這一觀念老師須向學生說明,以免學生受既定觀念的影響,以為游牧民族只在草原生活。而山區及森林對游牧民族的有何重要性則是本段另一個重點。游牧民族生活型態的特點是游動不定,這點與農業的定居生活完全不同,因此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兩者對土地的觀念也就大不相同。農業民族重視土地所有權,而游牧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