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823077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4
《金相制备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金相制备实验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金属显微试样的制备及金相显微组织显示方法。 2.掌握铁碳合金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掌握利用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观察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图1-1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包括有如下工序:取样、镶嵌、磨制、抛光、浸蚀等,下面就各道工序加以简要说明: 1.取样由于金相组织比较均匀,试样截取可在任一截面进行,确定好部位后就可把试样截下,试样的尺寸通常采用直径为Φ12~1
2、5mm,高度(或边长)为12~15mm的圆柱体或方形试样,如图1-2所示。试样的截取方法视材料的性质不同而异,软的金属可用手锯或锯床切割;对硬而脆的材料(如白口铸铁)则可用锤击打下;对极硬的材料(如淬火钢)则可采用砂轮切片机或电脉冲加工等切割。但是,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切取过程中均不宜使试样的温度过于升高,以免引起金属组织的变化,影响分析结果。 图1-2 金相试样的尺寸 2.镶嵌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对于尺寸过于细小的金属丝、片及管等,用手来磨制,显然很困难,需要使用试样夹或利用样品镶嵌机把试样镶嵌在
3、低熔点合金或塑料(如胶木粉,聚乙烯聚合树脂等)中。 3.磨制 试样的磨制一般分为粗磨与细磨。 (1)粗磨 粗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钢铁材料试样的粗磨通常在砂轮机上进行。但在磨制时应注意:试样对砂轮的压力不宜过大,否则会在试样表面形成很深的磨痕,从而增加了细磨和抛光的困难;要随时用水冷却试样,以免受热的影响而引起组织的变化;试样边缘的棱角如没有保存的必要,可先行磨圆(倒角),以免在细磨及抛光时撕破砂纸或抛光市,甚至造成试样从抛光机上飞出伤人。当试样表面平整后,粗磨就告完成,然后将试样用
4、水冲洗擦干。 (2)细磨 经粗磨后的试样表面虽较平整但仍还存在有较深的磨痕。因此,细磨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些磨痕,以获得一个更为平整而光滑的磨面,并为下一步抛光做准备。 细磨是在一套粗细程度不同的金相砂纸上由粗到细依次顺序进行的。细磨时可将砂纸放在玻璃板上,手指紧握试样并使磨面朝下,均匀用力向前推行磨制,在更换另一号砂纸时,须将试样的研磨方向调转90°即与上一道磨痕方向垂直,直到把上一道砂纸所产生的磨痕全部消除为止。此外,在更换砂纸时还应将试样、玻璃板清理干净,以防粗砂粒带到下一道细砂纸上产生粗的磨痕。
5、 为了加快磨制速度可采用在转盘上贴有不同型号砂纸的预磨机实现机械磨光。 ①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接触,在轻微压力作用下向前推行磨制。 ②磨制以“单程单向”方式重复进行。 ③在调换下一号更细的砂纸时,应将试样上的磨屑和砂粒清除干净,并使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 4.抛光 细磨后的试样还需进行最后一道磨制工序——抛光,其目的是去除细磨时遗留下来的细微磨痕,以获得光亮无疵的镜面。 试样的抛光一般可分为: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和化学抛光。最常
6、用的为机械抛光。试样的机械抛光是在专用抛光机上进行的,抛光机的主要结构是由电动机和水平抛光盘组成,转速300~500转/分钟。抛光盘上铺以细帆布、呢绒、丝绸等,抛光时在抛光盘上不断滴注抛光液,抛光液通常采用Al2O3,MgO或Cr2O3等细粉末(粒度约为0.3~1μm)在水中的悬浮液(每升水中加入AI2O35~10克)或采用由极细钻石粉制成的膏状抛光剂等。 机械抛光就是靠极细的抛光粉末与磨面间产生的相对磨削和滚压作用来消除磨痕的。操作时将试样磨面均匀地压在旋转的抛光盘上(可先轻后重)并沿盘的边缘到中心不断作
7、径向往复移动,抛光时间一般约3~5分钟。最终抛光后,试样表面应看不出任何磨痕而呈光亮的镜面。需要指出的是抛光时间不宜过长,压力也不可过大,否则将会产生紊乱层而导致组织分析得出错误的结论。 抛光结束后用水冲洗试样并用棉花擦干或吹风机吹干,若只需要观察金属中的各种夹杂物或铸铁中的石墨形状时,可将试样直接置于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本实验抛光方法: ①将试样磨面均匀地、平整地压在旋转的抛光盘上,压力不宜过大,并沿盘的边缘到中心不断作径向往复移动。 ②抛光时间不宜过长,磨面上磨痕全部消除而呈光亮的镜面后
8、,即可停止抛光。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③抛光后的试样用水冲洗干净,然后进行浸蚀。 5.浸蚀 经抛光后的试样磨面,如果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光亮,除某些夹杂物或石墨外,无法辨别出各种组织的组成物及其形态特征。因此,必须使用浸蚀剂对试样表面进行“浸蚀”,才能清楚地显示出显微组织。 最常用的金相组织显示方法是化学浸蚀法。化学浸蚀法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浸蚀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