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

ID:28802683

大小:21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_第1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_第2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_第3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_第4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沉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特别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2.过程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进入军事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

2、.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①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②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2)后期:《资政新篇》(1859年)。①目的:振兴太平天国。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③评价: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归纳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资政新篇》继承和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弥补了《天朝田亩

3、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2)根本区别:二者有关社会发展趋势的设想和经济主张,观点是相反的、矛盾的,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4.评价(1)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2)教训: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二、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1)条件①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②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纷纷建立。③1905年,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④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⑤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

4、川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机会。⑥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2)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特别提示 武昌起义后,各地响应。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新军将领出任各省都督。这些“都督”埋下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隐患。2.中华民国成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2)成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涉及国家主权、国民的自由与权利,以及按

5、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等方面。②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特别提示 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求:公元纪年=1911年+民国多少年;求:民国纪年=公元多少年-1911年易错提醒 《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3.历史功绩(1)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2)功绩①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④辛亥革命

6、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易错辨析 封建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预备立宪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只能作立宪的准备工作。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

7、大纲》,下令在中央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谘议局。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身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考点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2)清政府和地主阶级沉重剥削人民,阶级矛盾尖锐。(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特别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2.过程爆发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全盛北伐、西征、天京突围的战斗,进入军事全盛时期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

2、.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①内容: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②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2)后期:《资政新篇》(1859年)。①目的:振兴太平天国。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教育等方面。③评价: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归纳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资政新篇》继承和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弥补了《天朝田亩

3、制度》在改造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2)根本区别:二者有关社会发展趋势的设想和经济主张,观点是相反的、矛盾的,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4.评价(1)作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2)教训: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二、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1)条件①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②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纷纷建立。③1905年,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④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⑤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

4、川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机会。⑥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2)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特别提示 武昌起义后,各地响应。在独立的各省中,许多新军将领出任各省都督。这些“都督”埋下了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的隐患。2.中华民国成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2)成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内容:涉及国家主权、国民的自由与权利,以及按

5、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等方面。②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③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特别提示 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求:公元纪年=1911年+民国多少年;求:民国纪年=公元多少年-1911年易错提醒 《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3.历史功绩(1)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2)功绩①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④辛亥革命

6、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易错辨析 封建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预备立宪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说因为“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所以只能作立宪的准备工作。开始改变中央官制,设度支部、法部、邮传部、民政部、农工商部等,同时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他们的军权收归中央。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

7、大纲》,下令在中央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谘议局。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身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考点一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