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84453
大小:7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4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六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③④2.阅读下面某书店的一份售书广告,广告所列书目中,可能在洋务运动时期成为畅销书的是其中哪一本( )本店售书目录①《共产党宣言》②《庶民的胜利》③《机器制造论》④《论法的精神》……大同书店A.①B.②C.③D.④3.1978年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一政策的评述准确的是( )A.严
2、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革C.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全盘否定4.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①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 ②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见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日记体现了蒋介石访苏时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6.为保
3、证《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都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D.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二、非选择题7.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
4、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邓小平(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简述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后,秦国在哪一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材料二
5、中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是什么?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企业各一例。简述这场运动的作用。(3)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有哪些?与中国的自救运动相比,两次改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为应对材料三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5)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这一政策有何影响?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俄(联)1913年—1925年农业生产的情况年份1913192119231925粮食作物耕作面
6、积(万公顷)9446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5.5544.24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材料三 1950年—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1921年到1925年苏俄(联)的农业生产情况,并指出哪一经济政策
7、影响了此阶段的农业生产?(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4)结合分析以上材料,你获得了哪些启示?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