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

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

ID:28744042

大小:4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3

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_第1页
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_第2页
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_第3页
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_第4页
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清诗纪事初编》 朱则杰    【内容提要】已故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所著《清诗纪事初编》,人们往往从一般历史学的角度去看待它,并且还有人对它的某些疏忽进行十分严厉的批评。事实上,该书是当代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方面的专著,尽管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舛误,但在清诗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关键词清诗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考论      已故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所著《清诗纪事初编》(以下简称《初编》),笔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阅读学习过。如今时隔20年,随着清代诗歌研究的不断发展

2、,再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这部著作,自然又有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在即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史学与诗学   -..重读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著作—《清诗纪事初编》 朱则杰    【内容提要】已故北京大学教授邓之诚先生所著《清诗纪事初编》,人们往往从一般历史学的角度去看待它,并且还有人对它的某些疏忽进行十分严厉的批评。事实上,该书是当代第一部清代诗歌文献学方面的专著,尽管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舛误,但在清诗研究的发展历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关键词清诗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考论      已故北京大学

3、教授邓之诚先生所著《清诗纪事初编》(以下简称《初编》),笔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阅读学习过。如今时隔20年,随着清代诗歌研究的不断发展,再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这部著作,自然又有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在即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史学与诗学   -.. 邓之诚先生是公认的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生前曾长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等处执教,著有《中华两千年史》等一系列专门的史学著作。《清诗纪事初编》的编撰,首先也正是从一般所谓史学的角度出发的。关于这一点,鲍正鹄先生撰写的该书《前言》,邓之诚先生本人的《序》,都有十分明确透彻的阐述,最

4、概括的说法就是本于黄宗羲“以诗证史”的观点,借此书的编撰,诗歌中的材料,为了解、研究清朝的历史服务。    根据这个精神,本书选录的清代诗歌作品,其内容大抵都与清朝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作者自序所说:“读其诗而时事大略可睹,是集采诗即依此为准,但取其事,不限名家。”全书共选录清初诗歌两千余首,从中即可窥见清朝顺治、康熙约80年间的历史风貌,而与一般正规的史书相发明。因此,联系自序“是集之作,端资纪事”一语来看,这个《清诗纪事》,与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以下历代诗“纪事”着重为诗歌而作的传统,的确是大不相同的。但是,笔者所要强调的,是本书在

5、客观上,毕竟研究的直接对象是“清诗”。全书著录清初诗人,总数多达622家(《前言》、自序等处所说“六百家”为泛言)。所有诗人名下,都附有相当详细的一个小传,介绍他们的生平和著作版本,兼及诗歌史上的相关流变与个体特征。从它最主要的研究内容来看,用现今较为科学的提法,本书实质上即属于“清代诗歌文献学”的范畴。   -.. 并且,恰恰因为邓之诚先生是一位历史学家,作者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以诗证史”,所以本书在研究诗歌的时候,也很好地表现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特长,而为一般纯粹研究诗歌的学者所难以企及。例如本书涉及的六百余家清初诗人,有许多都是人们不

6、熟悉的,邓之诚先生却长期有意识地搜集他们的著作和资料,对他们的生平和著作进行大量的细致考证,“前人纪载有讹则略予是正”(自序),从而使那些模糊者能够清晰,错误者得到纠正,这就体现了历史学家的严谨和功夫。再如一些细节,全书选录的两千余首诗歌作品,每一首都注明它的详细出处,这也是此前此后许多类似著作没能做到的。此外全书还提到大量有关清代诗人的集外诗文作品,这也为后人的辑佚工作提供了有用的线索。即使是书中许多关于清代诗人的评论资料,尽管邓之诚先生一再谦虚地称自己“不敢论诗”,“不加论断,以见其慎;亦自恨疏劣,未敢妄下雌黄”,或者如《前言》所说“颇

7、多沿袭旧文”,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正是他尊重历史真实的一种表现;而事实上,这里面精辟的见解,却仍然是很多的。后来戴逸先生在为柯愈春先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撰写的《序言》中,称邓之诚先生本书“所写介绍多有得之言”,这就包含了多种方面。本师钱仲联先生主编的《清诗纪事》,在诗人评论资料中大量转录本书的有关评论包括邓之诚先生个人的论述,同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 不过,《清诗纪事》的《前言》从编纂《清诗纪事》的必要性这个角度立论,认为《初编》“更近于名人传记的史学专著”,同时所录诗歌作品没有取相应的诗话笔记之类相互印证,与传统的以研究

8、诗歌为主旨的“纪事”类著作相比“在编例上自成一体”[1],这自然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从总体上特别是客观上来看,《初编》虽然因为对象范围仅限于清代初期的诗歌而称为“初编”,然而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