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42920
大小:78.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3
《成立年段课改研究小组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成立“先学后教”研究小组的方案说明一、背景分析在学校坚定推行“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的大环境之下,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研究是教改走向成功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普遍存在对课改认识不到位、操作流程混乱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实施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齐步走”全面推进方案,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学校有必要成立年段专门的课改研究小组,作为推动年段实施课改的生力军和先行者。二、成立办法每个备课组选定2~3名教师作为研究小组固定成员。条件要求:认同教改方向,具备学习和研究意识;兼顾年轻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优先考虑班主任。小组成立之后,由学校或者年段牵头召开会议
2、,共同商讨和制定学习内容和研究内容。三、实施过程1、小组成立。在一周之内确定成员名单,并召开第一次会议,重点说明小组成立的意义和今后研究的方向,并征集大家对如何发挥研究小组作用的建议。2、定期研讨。两周召开一次研讨会,一次约为两节课时间。每次研讨的内容要明确,并且要提前告知小组成员,由每个组员自行思考并且搜集相关资料后再进行交流。研讨内容主要围绕教改理论和教学各环节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对于每次研讨内容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整理。例如:周次研讨内容主持人周次研讨内容主持人第一次理论学习第六次如何做好课后的巩固和检测第二次成功经验学习第七次如何进行小组学习评价第三次如何组织学生做好预习第八
3、次第四次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第九次第五次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展示并做好适当的点评第十次3、定期开课。每个学科一个月召开一次教学研讨课,每次可以由研究小组成员同时开课(如数学组两位老师同时开课),组织其他小组成员和同一学科教师进行评课,主要以“高效课堂”角度进行评价。一、问题分析在小组的成立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1、对研究小组作用的质疑。刚开始的时候,有些老师可能对研究小组的作用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这只是一时兴起,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为了表示重视,建议以学校或教研室的名义成立研究小组,并且在第一次会议时,由比较有说服力的校领导或主任亲自说明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4、1、落实不到位。目前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最大问题就是落实不到位,如果研究小组也只是三分钟热度,最后只会不了了之。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要把好两道关。一是在选择成员时,以年轻教师为主(执行力较强),切忌消极应付、大谈反面意见的泼冷水者;二是确定组长时,要选定一位能坚决落实并且有一定说话分量的教师担任组长。3、压力过重。对于定期研讨和定期开课这两项措施,可能有些老师觉得压力过重。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同样地,没有研讨就没有成长。对于实施课改的先锋,应该要有承受这样的压力的能力,所以压力必不可少。我们可以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把任务进行分配,如每次研讨会的主持人可以轮流担任,每人专门负责一方
5、面的问题研究等。五、成果预期通过整合各学科不同情况,汇聚集体智慧,共同研究出一套可行有效的操作规范。通过共同学习和共同探讨,推动部分教师成长,成为各学科的操作示范,从而带动整个学科更快地推进教改。我们希望能够看到部分班级和部分学科不论是在精神风貌和学习成绩上能够较为突出的表现,让更多的老师相信“先学后教”在我校是可以行得通,也是大有成效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