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31622
大小:8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3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材分析】《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是高中新教材人教A版必修四的内容,作为函数,它是已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后继内容,是在已有三角函数线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正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它是学习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入门课,是今后研究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弦型函数的图象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准备。因此,本节的学习在全章中乃至整个函数的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共分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利用正弦线画出的图象,考察图象的特点,用“五点作图法”画简图
2、,并掌握与正弦函数有关的简单的图象平移变换和对称变换;再利用图象研究正余弦函数的部分性质(定义域、值域等)【教学目标】1.学会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画出正余弦函数的图象,通过对正弦线的复习,来发现几何作图与描点作图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培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掌握正余弦函数图象的“五点作图法”;3.渗透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五点法”画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正弦函数图象教学难点:运用几何法画正弦函数图象。【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二下学期的
3、学生,他们经过近一年半的高中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乐于尝试、勇于探索,学习欲望强的学习特点。【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初步把握性质的推导。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
4、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复 习导入、展示目标。1.创设情境:精品问题1: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实质?三角函数线的作法和作用?设置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起学生的好奇,用操作性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设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识环境,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使教学目标与实验的意图相一致。学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作答进行点评多媒体使用:几何画板;PPT问题2:根据以往学习函数的经验,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作出正弦函数的图象?作图过程中有什么困难?设置意图:为学
5、生提供一个轻松、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有效地组织课堂学习,有助于带动和提高全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他们的竞争意识学生活动: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纸,组织他们完成下面的步骤:描点、连线。加入竞争机制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2.探究新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弦曲线的形成分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画出点问题一:你是如何得到的呢?如何精确描出这个点呢? 问题二:请大家回忆一下三角函数线,看看你是否能有所启发?什么是正弦线?如何作出点展示幻灯片设置意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帮助学生体会从三角函数线出发,“以已知
6、探求未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正弦线的复习,来发现几何作图与描点作图之间的本质区别,以培养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扫清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更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由单位圆的正弦线知识,只要已知角x的大小,就可以由几何法作出相应的正弦值来。(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过程中,积极观察学生的反映,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多媒体使用:几何画板;PPT问题三:能否借用点的方法,作出的图像呢? 课件演示:正弦函数图象的几何作图法设置意图: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7、能力,老师的点拨,学生探究实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几何法作正弦函数图象的理解。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正弦函数图象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会数与形的完美结合。学生活动:一方面分组合作探究,展示动手结果,上台板演,同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精品 利用尺规作出图象,后用课件演示问题四:如何得到的图象? 展示幻灯片设置意图:引导学生想到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且最小正周期是问题五:这个方法作图象,虽然比较精确,但不太实用,如何快捷地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呢?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边口答在的图象上,起关键作用的点有几个?引导学生自
8、然得到下面五个:组织学生描出这五个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很自然得到函数的简图,称为“五点法”作图。“五点法”作图可由师生共同完成设置意图:积极的师生互动能帮助学生看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重组和迁移。 把学生推向问题的中心,让学生动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