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共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doc

德惠共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doc

ID:28727802

大小:2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3

德惠共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doc_第1页
德惠共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doc_第2页
德惠共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doc_第3页
德惠共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doc_第4页
德惠共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惠共施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惠共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沧县李天木回族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纪实民族团结进步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李天木回族乡按照县委“两化带动、实干践德”的战略部署,以“讲政德、爱沧县、干成事、出亮点”活动为总抓手,以道德风尚基金会为支撑,深入推进“厚德有为”主题活动,德惠共施,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局面,全乡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截止到今年7月底全乡完成财政收入259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3.74%,引进无偿资金210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5.5%。汽车配件产业实现产值11亿元。基本情况李天木回族

2、乡位于沧州市区东16公里,东与黄骅市腾庄子乡接壤,西与沧州市开发区相连,县内南与风化店乡、北与薛官屯乡、西北与姚官屯乡毗邻,东距黄骅港90公里,沧东经济开发区即坐落于本乡辖区内,辖区面积10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7公顷,现有14个行政村,36378万人,2012年人均收入5616元,其中有李天木、自来屯、北阁、孙庄子、吕楼共5个回族村,回族人口3589人,建有清真寺5座。抓民族团结,共建和谐新农村历史上,李天木乡从未发生过一起大的涉及民族宗教的矛盾纠纷,新一届党委、政府更是注重抓民族团结,把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一是贴近群众

3、,加深情感。通过开展面对面交流谈心活动和重大节日慰问,加强了与民族、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沟通交流,回汉族群众情感有了进一步加深,目前全乡5个回族村遇有婚丧嫁娶待客均准备回民宴。二是深入调研,多办实事。组织力量深入民族村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调研,通过座谈、实地查看,详细了解民族村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2012年以来,全乡实施了村级公路翻建、纯净水入户改造、兴办教育事业等惠民工程,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将“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的内容来抓,力求做到“三个统筹”,即统筹规划、统筹发展、统

4、筹建设,目前已完成自来屯、军马站等村新民居建设,北阁村也正在筹划新民居建设,通过兴办这些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实事,李天木乡的新型农村品位不断提升。三是宣传引导,共创和谐。乡党委、政府坚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不定期的邀请民族村负责人和部分清真寺阿訇、乡老参加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民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民族宗教人士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如县伊协副会长、李天木村清真寺乡老李云鹏十几年如一日,自觉协助乡党委政府和5个回族村村两委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积极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建规范机

5、制,打造实干型民族干部队伍围绕打造实干型民族干部队伍、创建服务型农村党组织这一目标,李天木乡按照县委“四有一提升”要求,健章立制,深入推进有序、有为、有力基层党委建设,培育“谋事、干事、成事”的乡村干部队伍。议事、决事、办事“三规范”,打造有序党委。围绕规范用“权”,研究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委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村两委班子议事、决策、监督细则》,从制度层面约束乡村干部规范用权、科学执政,针对个别村争公章和争签字问题,严格按村级公章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人章分离”,经书记、主任签字后,由持章人用章,把公章管理、

6、使用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围绕规范用“钱”,制定了《村级财务管理办法》、《村级招待费、出租费限额管理办法》,统一印制村级招待费审批卡,一切村财管理全乡统一标准,规范了村级财务。围绕规范“办事”,研究制定了“两述、三评、三审、四公开”工作机制。谋事、干事、成事“三落实”,打造有为党委。一是把抓落实作为硬任务,提升执行力。在干部中倡导说了算、定了干的务实作风,让乡村干部干事有补贴、干好有奖励、不干有惩罚。今年以来乡党委对惠民实事进度缓慢的2个村进行了诫勉谈话,扣发了6名村干部的经济补贴。乡村干部根据出行无泥路、夜行有路灯、吃水有纯净、休闲有

7、广场、排水有沟渠的“一无四有”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创新举措,采取联村购置纯净水设备、因地制宜修建简易休闲娱乐设施、建立完善网状排水设施等办法,使干事的效果大幅提升。二是把团结作为硬标准,增强凝聚力。始终把团结作为一项硬标准,要求乡村干部从自我做起,在谋事中体现团结,在干事中增进团结,在成事中见证团结。三是把服务作为硬保障,强化支撑力。乡、村每跑一个项目,办一件实事,乡党委、政府都会成立工作组、配套一定的财政扶助资金;村干部到市到省跑项目、争资金,乡里出车、出经费,项目资金落地,乡里还给予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支持各

8、村干实事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在大力提供有形支撑的同时,还注重提供一些无形的支撑,给村干部撑腰打气,使他们干起工作来无后顾之忧。向心力、执行力、凝聚力“三力合一”,打造有力党委。一是在乡村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五三”学习实践活动,即学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