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ID:28727347

大小:92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3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8分)语言文字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2题。(共14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5)题。(共10分)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象征了多子多孙,还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______(zhù)立于梅枝之上,谐音“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不会像平时那样责备惩______(jiè),反而会说一句“碎

2、(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传统的民俗习惯: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谐音,祈求好运庇护,希冀将来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又如,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①、避粗俗成②的效果。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谐音“怜”,用“梨”谐音“离”,在内敛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③命运的怜惜和对黑暗社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惩(chéng)冀(yì)

3、敛(liǎn)B.惩(chéng)冀(jì)敛(liǎn)C.惩(chěng)冀(yì)敛(liàn)D.惩(chěng)冀(jì)敛(liàn)(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戒B.贮戒C.伫诫D.贮诫(3)对文中画线字笔顺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庇”第六笔是撇,“慨”第二笔是竖B.“庇”第六笔是撇,“慨”第三笔是竖C.“庇”第七笔是撇,“慨”第二笔是竖D.“庇”第七笔是撇,“慨”第三笔是竖(4)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③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典雅②含蓄③惊慌失措B.①典雅②含蓄③孤苦伶

4、仃C.①含蓄②典雅③惊慌失措D.①含蓄②典雅③孤苦伶仃(5)借助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中不包含谐音文化的一项是()(2分)A.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树下,暗指书中自有“福禄”。B.中国人年夜饭一定要有鱼,预示“年年有余”;喜欢数字“8”,而尽力回避数字“4”。C.俗语“矮子爬坡”说的是小个子一步步往高坡爬的情景,暗含“步步高升”的意思。D.过年时,很多人会在家里倒贴“福”字,表示福气已“到”,寄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2.(1)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图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颜勤礼碑》中的一部分,下面对这一书法作品的点评,最为准

5、确的一项是()(2分)A.楷书,俊秀流畅,遒劲奔放。B.楷书,端庄宽厚,雄健有力。C.行书,俊秀流畅,遒劲奔放。D.行书,端庄宽厚,雄健有力。(2)《颜勤礼碑》中“讷言敏行”这一成语,出自《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成语出自《论语》,比如成语“_____________”就出自《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默写(共4分,每小题1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6、(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4—6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7、,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乙】天津弋人(捕鸟人)得一鸿(雁)。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4.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共2分,每小题1分)(1)“从”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甲】文中“一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