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

ID:28724581

大小:8.13 MB

页数:294页

时间:2018-12-13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_第1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_第2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_第3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_第4页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林麝细胞遗传学及徽卫星研究图形目录第一章图1.1林麝(Moschusberezovski0核型图18图1.2林麝端着丝粒染色体·19图1.3林麝(Moschusberezovskii)染色体G-带带型·20第二章图2.1林麝基因组Sau3AI酶切结果39图2-2接头.酶切片段PCR扩增结果·40图2.3微卫星富集文库插入片段分子大小41图2.4微卫星DNA的PCR筛选·4l图2.5林麝微卫星测序(不完全型微卫星)45图2.6林麝微卫星核心序列重复次数·45图2.7微卫星富集法原理+47第三章图3.1林麝毛囊DNA

2、提取“图3.2林麝毛囊DNA酶切图3.3复性温度对林麝微卫星座位Mberl4H扩增影响图3.4复性温度对林麝微卫星座位Mber24B扩增影响图3.5M92+离子浓度对林麝微卫星座位扩增的影响图3-6林麝8个多态性徽卫星座位对马麝基因组的扩增”图3.7马麝和林麝在Mberl4H及Mber86B座位的序列比对图3-8林麝8个多态性微卫星座位对梅花鹿基因组的扩增一图3-9梅花鹿和林麝在Mberl4H座位的序列比对·图3.108个多态性微卫星与林麝基因组的斑点杂交-图3.11微卫星“复制滑动”模型~如"记记乃∞虬蛆鸲好∞mllll大学博士掌位

3、论文:林膏细胞遗传学及徽卫星研究文献综述图1P,fLP的分子机制示意117图2RAPD示意图118图3P,.APD多态性的分子基础“119图4AFLP示意120图5DNA复制滑移产生错配·123图6微卫星功自E概述125图7微卫星富集法原理·13lVII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林麝细胞遗传学及撇卫星研究表格目录第一章表1-1林麝染色体相对长度及着丝粒类型17第二章表2—1(Ac)、(AAG)及(a博rA)探针与DNA混合物的孵育温度36表2—2林麝微卫星的侧翼序列及核心序列42第三章表3.1林麝样品清单及编号一62表3—2林麝微卫星引物

4、序列64表3.3林麝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马麝及梅花鹿基因组的扩增复性温度68表3-4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核心序列的重复模式和分子量n74表3.5林麝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引物序列及PCR反应条件76表3.6米亚罗林麝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大小及数量“77表3.7米亚罗野生林麝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基因型“78表3-8米亚罗野生林麝8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一79表3.9米亚罗野生林麝8个微卫星位点稀有等位基因(AR)分布80表3.10米亚罗野生林麝8个多态性微卫星的遗传多样性指标一-81表3.11马尔康和金风山圈养林麝6个多态性

5、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量及大,J、83表3.12都江堰金风山圈养林麝6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84表3.13马尔康圈养林麝6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一85表3.14圈养林麝6个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频率···86表3.15野生与圈养林麝6个微卫星位点稀有等位基因(AR)的分布·87表3.16圈养林麝遗传多样性分析89文献综述表1DNA分子标记类型、特征及应用116VIII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林麝细胞遗传学及微卫星研究林麝(Moschusberezovskii)细胞遗传学及分子标记微卫星的研究遗传学专业博士生邹方东指导教师张义正教授摘要麝是我国极其重

6、要的资源动物,资源量和麝香产量约占全世界70%以上。由于野外乱捕滥猎和栖息地的不断破坏,我国麝类数量急剧减少、现存麝类已面临濒危。2002年11月,麝科所有种都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麝的珍贵引起了许多生物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但已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麝的生态学、分类学、组织学、生理学以及麝香的药理学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对麝的遗传学研究很少。本研究对林麝(MoschusberezovskiO的核型、染色体G.带带型、林麝微卫星DNA的分离和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野生和圈养林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以林麝(Mberezov

7、skii)#b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首先建立了适合林麝淋巴细胞增殖的培养体系,即在RPMI1640综合培养基中加入等量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38℃培养。利用此法培养的细胞用于制各染色体,确定林麝核型是2N=58,且全都是端着丝粒染色体。本研究还首次应用染色体G.带技术,对林麝染色体的G.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麝核型中,最长的一条染色体是x染色体,最短的是Y染色体。由于微卫星标记方法的可靠性和特异性,本研究首先构建了3个林麝(MberezovskiO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目fJ(AC)。文库、(AAG)

8、。文库和(GATA)。文库,每个文库含有上万个转化予。(Ac)。文库中的阳性克隆率约为75%。测序结果表明,阳性克隆含有(Ac)。重复序列的比例高达98%,约有10%的阳性克隆重复Hill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林麝细胞遗传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