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脾胃与妇科地关系

试述脾胃与妇科地关系

ID:28717593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3

试述脾胃与妇科地关系_第1页
试述脾胃与妇科地关系_第2页
试述脾胃与妇科地关系_第3页
试述脾胃与妇科地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述脾胃与妇科地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试述脾胃与妇科的关系戴春秀叶人谢泳泳(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浙江,温州325000)摘要:从分析脾胃与妇女生理特点、病理特点的关系入手,以及调理脾胃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从而说明从脾胃论治妇科疾病的重要性。关键词:妇科疾病;脾胃论治;中医药疗法由于女性特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历代以来对妇科疾病病机和治法多以肝肾、冲任为主,而从脾胃论治较少。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女子的经、孕、产、乳均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若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乏源,则易导致经、带、胎、产、乳等疾病的发生或加重。本文从脾胃与妇科病之间的关系入手,阐明调理脾胃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1 脾胃与妇

2、女生理特点的关系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的充盈及功能的正常对妇女的经、带、胎、产、乳等有重要意义。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相为表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且脾主升清,主统血,有使血液循行于脉道,并维持子宫、胞脉功能正常的作用,因而妇女特有的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特点与脾胃有极大的关系。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血的生成、统摄、运行有赖于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的生成和运行有赖于脾胃的生化,依靠脾主统血的作用。《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经血为水谷之精气”,又曰:“故月经之本。所重在冲脉;所重在胃气;所重在心脾生化之源耳。”《临证指南医案》又云:“冲脉隶于阳明”、“凡经水之至,必

3、由冲脉而始下,此脉胃经所管”。可见月经的发生及正常藏泄与脾胃有较大的关系。带下为肾精所化生,是肾精下润之液。《血证论·崩带》云:“盖带脉下系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属于脾经。脾经之气冲和,则带脉宁洁而胞中之水清和。”《灵枢·五癃津液别》更指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由此可见带下的产生及质、量的变化不仅与肾精有关,更与脾经之气有密切的联系。《女科正宗·广嗣总论》指出:“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受孕胎儿赖气血载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血,司化源,主中气,统血循常道,载胎养胎。由于分娩时母体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以及血液,导致新产

4、妇有阴血骤虚、阳气易浮的生理特点,而且分娩后须哺乳,母乳为气血所化生,脾胃健旺,气血生化之源充盛则母体自然气血充盈,乳汁充盛。故《胎产心·乳少无乳并乳汁自出论》云:“产妇冲任血旺,脾胃气壮,则乳足而浓,乃生化之源旺也。另外,《女科经纶》亦指出:“妇人经水与乳,俱由脾胃所生。”可见妇人之经、孕、产、乳无不与脾胃有极大的联系。2 脾胃与妇科的病理关系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七情所伤以及体质因素均可损伤脾胃,使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升降失调,从而进一步影响妇女性生理状态,导致种种妇科病的发生。若妇人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胞脉失养,血海空虚,则可见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甚至闭经[1]。忧思劳倦,或

5、病后失调,导致脾虚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则致月经先期,经期延长,崩漏。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致脾失键运,痰湿内生,阻于冲任可致闭经[2]。《傅青主女科》提出“夫带下俱是湿症”。脾主中土,运化水湿,若脾土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阻,下犯子宫、任带等,任带失约,从而形成带下病[3]。傅青主亦指出“脾健则血旺而荫胎。”若脾虚化源不足,胎失所养,则可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甚至滑胎[4]。若脾胃素虚,升降失调,或痰湿内阻,胃失和降,加之冲脉之气上逆,则可致妊娠恶阻[5]。脾虚水湿内停,泛溢四肢,可导致子肿[6]。《妇人大全良方》指出“乳汁乃气血所化生。”由于孕时血聚养胎,产时耗气伤血,产

6、后气血又要化生乳汁哺养婴儿,气血虚弱,可致血虚腹痛血虚发热气不摄血之恶露不尽,气虚之自汗盗汗,血虚便秘及产后缺乳等病症[7]。脾虚气弱,中气下陷,固摄无权,系胞无力,可致阴挺下脱;中气不足,运行无力,腑气失循常道,逼走前阴而致阴吹;脾阳不振,水湿停聚,化为疾浊,壅塞胞脉,可致不孕。若痰湿与血气相结,积而成,或与血瘀相并结则成瘕。脾虚运化不良,湿浊内生,下注冲任,致气血运行不利,郁久成瘀,瘀血与湿浊滞于下焦,伤及冲任带脉而发慢性盆腔炎。3健脾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3.1根据月经的不同时期调理脾胃月经后期,因经血的排泄,常易形成血海空虚,冲任不足的病理变化,此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时当是滋阴益肾,养

7、肝补血的大好时机,原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胞宫经血不仅由肝肾之精所化,更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密切相关,无论病人有无明显脾虚之候,在经后期,应补肝肾而不忘健脾胃,茯苓、白术、山药、六曲之属也是必不可少;经前期为阳气高涨时期,极易引动内伏之肝火,肝木易乘脾土,脾失健运,则经前、经行时浮肿、泄泻等诸证由此而生,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月经期以活血调经,促经血排泄以顺应自然为大法,经血之中“水”是重要的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