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李坤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李坤

ID:28688030

大小:11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2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李坤_第1页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李坤_第2页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李坤_第3页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李坤_第4页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李坤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李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知人论世品文析情——品读龙应台《目送》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语文学段初一年级六授课日期2016、6、教材书名:北京景山学校版语文教材出版社:北京兰翎印刷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3年5月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李坤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13581648305实施者李坤北京景山学校大兴实验学校13581648305指导者李学栋、宋宗颖北京市大兴区进修学校13910601636其他参与者无无无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

2、计。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龙应台的《目送》是中国当代散文中极具欣赏价值的一篇散文。无论是语言文字的精雕细刻,还是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的娓娓道来都非常值得品读玩味。新课标中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有明确的指导

3、思想。就文本阅读而言:学生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对文本欣赏而言:学生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无论阅读理解还是文本赏析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本着“帮扶放”三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课文的难度,我给学生铺设了两级台阶。第一台阶是情感体验的引入(让学生通过采访父母获得情感的初步体验)。第二台阶是语言品读的引领(给学生制定导学单,引领学生找到语言分析点)。11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目

4、送》是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同名散文集中的首篇,文章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讲述了自己生命中极其重要的6次目送,(前3次目送儿子,后3次目送父亲),阐发了龙应台对亲情、对人生的思考与体悟,情感真挚、思想深邃。面对儿子的离,父亲的逝,龙应台有失落,有无奈,有不舍,有隐痛。她没有选择抽泣,更没有选择痛哭,而是在不断地思考中慢慢地参悟生命,并慢慢地走向释然。可以说,《目送》中的龙应台是“平静下面有激流,委婉下面有哀痛”,其情之真切,思之深邃,读来让人无不为之动容。因此,本文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通过重

5、点语句和语段的品读,引领学生理解体会作者作为母亲对儿子的拳拳深情和作为女儿对父亲的愧疚与自责,通过探寻为何“不必追”,去体会龙应台对于生死离别的认知感悟,进而懂得理解并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当下的生活。学生情况:我们学校采用五四学制,六年级已是初中。班里最大的孩子才12岁,大多数都是11岁。他们大多数涉世不深,从小娇生惯养,对亲情尚且一知半解,理解龙应台在文章中的感受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文本内部包含的“生死别离”的思考和顿悟更是困难。教学方式:针对学生情感体验的缺乏,我给学生铺设了两级台阶。第一台阶是情感体验

6、的引入,第二台阶是语言品读的引领。第一台阶安排在第一课时之后,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之后。我设计了一项实践作业,具体如下:实践作业:我是小记者(采访自己的父母或同学的父母。录像并根据录像记录记录。)1、您目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心情如何?上小学呢?现在呢?2、您是在哪个瞬间发现父母老了?您当时的心情如何?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请谈一谈您对

7、这段话的理解。第二个台阶是语言品读的引领。此环节也安排在第一课时之后,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完成。具体如下:任务卡2、重读《目送》,关注细节,完成下列思考题。龙应台在目送儿子的三个场景,儿子的表现有哪些变化?她的心情又随之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标出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循循善诱+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技术准备:教学设计+导学案+品读任务卡+教学课件+网络资源11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理清作者思路。2.初步尝试知人

8、论世的鉴赏方法,借助作者生平经历并结合文本重点词句的推敲和品味,体会龙应台作为母亲对儿子的拳拳深情和作为女儿对父亲的愧疚与自责。3.通过小组合作去探寻“不必追”的内在含义,深入体会龙应台对于生死离别的认知感悟,进而懂得理解并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当下的生活。问题框架(可选项)教学重点:引导孩子尝试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借助作者生平经历并结合文本重点词句的推敲和品味,体会作者目送儿子和目送父亲时的不同感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