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ID:28670744

大小:2.00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2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第3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度B.分封制C.刺史制度D.郡县制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斑马式”的含义,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并行的,这符合西汉初期郡国并行的分布状态。答案:A2.浙江省古称“江浙行省”。“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最早出现在(  )A.唐朝B.南宋C.

2、元朝D.明朝解析:行省制度创始于元朝。答案:C3.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宰相职权D.改革科举制度解析:漫画反映了北宋把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4.唐朝时有一读书人贾六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议定军国大政场所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解析:根据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规定,门下省负责审议政令,故B项正确。4答案:B5.北京大学出台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

3、汉成为求仕者的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解析:以孝廉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它盛行于两汉时期。答案:B6.下图中有“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等字样,与此内容相关的制度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DB组(能力题)7.范仲淹于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

4、权解析:宋朝为制约宰相,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所以D项说法错误。答案:D8.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局部,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从其布局特点可以判断元统治者的用意主要在于(  )4A.扩大地方行政管理范围及权限B.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发展C.防范地方割据以巩固中央集权D.南北纵向分区有利于民族融合解析:从图片及材料可看出元朝设立行省是为了防范地方割据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答案:C9.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

5、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宋朝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事,而三司使掌管财权。通过这项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答案:C10.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之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解析:题干材料“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就是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兴趣,让人们积极参与到政治中来,由此判断出是科举制;第二句话“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通过科举考试,士子群集于中央,有力地加

6、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答案:C11.(10分)阅读下列唐诗: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王谢指东晋时的王导、谢安两大世家巨族)4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请回答:(1)《乌衣巷》反映了与本课有关的哪些史实?(4分)(2)《登科后》反映了何种选官制度?在当时它起了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1)《乌衣巷》反映了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维持。(2)科举制度。作用: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扩大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客

7、观上有利于封建官吏的廉政建设;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