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56484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2
《《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版《保密法》及《保密法实施条例》知识题科室(单位):姓名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下简称《保密法实施条例》)对机关、单位保密宣传教育的基本内容作出规定,要求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对本机关、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 、 、 等方面的教育培训。2.对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和 ,是提高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推动保密法规定的各项保密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手段。3.根据工作职责,机关、单位分管保密工作的负责同志要担负 的责任,分管有关方面工作的负责同志要管好 的保密工作。4.《保密法实施条例》共 章 条。5.保密
2、事项范围是对保密法规定的国家秘密基本范围的 ,是机关、单位定密的直接依据。6.根据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简称 ,应当明确规定国家秘密具体事项的 、 、 和 。7.优质.参考.资料WORD格式.整理版定密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需要专人负责。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 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8.对本单位产生的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应先行拟定密级,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 确定。9.定密授权应当以 形式作出。授权机关应当对被授权机关、单位履行定密授权的情况进行监督。10.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 日起计算;不能标明制发日的,
3、确定该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应当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计算。11.专门负责定密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 ,熟悉定密职责和 ,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12.机关、单位对符合保密法的规定,但保密事项范围没有规定的不明确事项,应当先行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并自拟定之日起 日内报有关部门确定。13.机关、单位对已定密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有不同意见的,在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决定前,对有关事项应当按照主张密级中的 密级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优质.参考.资料WORD格式.整理版14.复制国家秘密
4、载体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按照规定报批,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复制件应当加盖 戳记,并视同原件进行管理。15.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确保销毁的国家秘密信息 。16.机关、单位应当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管理,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定期开展 和 。17.机关、单位应当根据涉密信息系统存储、处理信息的 确定系统的密级,按照 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18.机关、单位采购涉及国家秘密的工程、货物和服务的,应当根据国家保密规定确定密级,并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5、和标准。机关、单位应当对提供工程、货物和服务的单位提出保密管理要求,并与其签订 。19.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根据会议、活动的内容确定 ,制定 ,限定参加人员范围。20.机关、单位发生泄露国家秘密案件不按照规定报告或者未采取补救措施的,对 和 优质.参考.资料WORD格式.整理版依法给予处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保密法实施条例》自()起实施。A2010年10月1日 B2014年3月1日 C2014年1月17日2.定密工作是保密工作的基础,为使国家秘密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和准确,新《保密法》增加了()。A
6、定密责任人制度 B定密层级的规定 C定密权限的规定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A故意 B故意或者过失 C过失4.新《保密法》对保密工作方针进行了修订后,其表述为( )。A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B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C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优质.参考.资料WORD格式.整理版5.机关、单位应当在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由承办人依据有关保密事项范围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报()审核批准,并采
7、取相应保密措施。A部门领导 B定密责任人 C主管领导6.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机关、单位或者经()保密审查合格的单位承担,制作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A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新闻宣传部门7.机关、单位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在( )小时内向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A12 B48 C248.《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是由()通过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委员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