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与可画竹

苏轼文与可画竹

ID:28635261

大小:8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2

苏轼文与可画竹_第1页
苏轼文与可画竹_第2页
苏轼文与可画竹_第3页
苏轼文与可画竹_第4页
苏轼文与可画竹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文与可画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筼yún筜dānɡ)知人论世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yún筜dānɡ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不过是一篇绘画题

2、记,却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筼yún筜dānɡ,是竹子的—种,生长在水边,竹竿粗大,竹节间的距离也长。偃:倒下;倒伏。筼筜yúndānɡ谷是盛产筼筜竹的一处山谷,在今陕西洋县县城西北五里。洋县在宋代为洋州治所。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到熙宁十年(1077),文同在洋州作知州,常去筼筜谷观察竹子,因而画竹益精。《筼筜谷偃竹》就是这个时候画的。作为一篇绘画题记,大多要描述画面的形象,叙说画家作画的过程,交代收藏者

3、的得画经历,总之,不外以鉴赏、考订为主要内容。而苏轼这篇《筼筜dānɡ谷偃竹》,却不是一般的绘画题记,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是表现对于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因此就不能不打破一般绘画题记的常规写法。作者所要追怀、悼念的不是普通的朋友、亲戚,而是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况且这追怀、悼念又是因逝者的一幅《筼筜dānɡ谷偃竹》的绘画而引起的,所以最好的追怀、悼念,就莫过于充分指出和肯定逝者在艺术上的杰出的创造和成就。这篇文章一开始也就从介绍文同对于画竹的艺术见解落笔。文同主张画竹之前,必须先对于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再经过反复的酝酿、构思,心目当

4、中隐然形成成熟的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研墨伸纸作画,手不停挥,一气呵成,一幅画竹便创作出来了。这种从生活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是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的。让我们来看看苏轼所作的介绍。文本解读梳理文章结构第一段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第二段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问题探讨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明确】杂文;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3.文章的主旨是什

5、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原文①A】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tiáo腹蛇蚹shéf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lěi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hú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讲解】萌:草木生长的幼芽。蜩:tiáo古书上指蝉。蛇蚹:shéfù亦作“

6、虵蚹”。蛇脱下的皮。蚹,蛇腹下的横鳞。剑拔:如同剑从剑鞘中拔出一般。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所谓“寻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今画者:指当时勾勒赋色一派的画家。累:lěi堆积。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成竹在胸指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后来成为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振笔:奋笔;挥笔。遂:进,行,往。兔起鹘hú落: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少纵则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少”的读音,《百度百科》注

7、为shǎo,课本注为通“稍”shāo。——{【译文】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赏析】这是第一段第一层,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