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ID:28631312

大小:10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2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1页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2页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3页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4页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4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2分,每小题1分)1、,此时无声胜有声。2、东船西舫悄无言,。3、此情可待成追忆,。4、故木受绳则直,。5、人生如梦,。6、位卑则足羞,。7、蟹六跪而二螯,,。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9、,,卷起千堆雪。10、师者,。11、岂无山歌与村笛,。1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二)解释加点实词(6分,每小题1分)13、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14、停车坐爱枫林晚。()15、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16、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17、彼且恶乎待哉!()

2、18、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三)选择题(6分,每小题2分)19、下列各项中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其孰能讥之乎-..B.子卿尚复谁为乎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C.不拘于时,学于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

3、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21、下列加点的“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F.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二、文言文文阅读(33分)(一)游虞山记沈德潜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如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①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戈、叶子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己治筇屐

4、,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谒。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赫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跡磴道,远涉椒板。有土坧魂碣,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浸一色,莫辩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想。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锷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边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

5、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漂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南暂留矣。少雾,自山之而下,因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嗌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履。今之其地矣,又稍识而目,而幽邃窍究,俱未坛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取之,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慎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3分)A.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去:距离B.余己治筇屐治:治理C.山脉怒坼坼:裂开D.余识其言识:懂得-..23、下面的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登山所见情景的一组是()(3分)①舟行山下,望剑门如云际②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③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④云光黯甚,迷浸一色⑤龈锷摩天,崭绝中断⑥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沈德潜曾经先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途中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乘船途径虞山下,最终都没能成游。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对游览

7、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顾友人的阻扰,坚持游山。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向山僧打听山上名胜并想游尽它,但由于连续二十多天都是阴雨连绵,只得遗憾地离去。D.沈德潜游览后感到,天下胜景若未能尽览,留有余地,反而意味无穷;若以览无遗,有时反而觉得兴未索然。25、断句(3分)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漂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南暂留矣。2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3分)(2)今之其地矣,又稍识而目,而幽邃窍究,俱未探历。(3分)(二)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