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复习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复习

ID:28628521

大小:25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12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复习_第1页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复习_第2页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复习_第3页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复习_第4页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标要求: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

2、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考纲要求: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备考说明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较多涉及,未来在2014年的高考将会保持稳定,仍会涉及这两种题型,从命题角度看因为涉及史实较多,对本部分考查多是历史的关键点或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史实。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考查辛

3、亥革命在中国民主政治史上的地位,也可以从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的角度考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复习本单元,注意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程;二是围绕着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展开的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还应注意渗透社会现实热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前我们一直关注的热点之一。注意近代中华民族独立与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立复兴的历程,渗透着爱国主义的精神。第10、12课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

4、侵华(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史)§复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结果和影响。2.难点: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问题导读单】一鸦片战争(1840--1842)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国际(英国)国内(中国)政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封建专制统治吏治腐败经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自然经济为主,土地兼并,财政困难军事船坚炮利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弱外交殖民扩张闭关锁国,虚骄自大综合综合国力强大腐朽落后危机四伏2.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

5、料产地。②当时的中国腐朽落后,且推行闭关锁国政策。③导火线(或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领导者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3.鸦片战争的过程:1840年6月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国侵占香港岛——镇江海龄牺牲——1842年8月英国到达南京,清政府屈膝投降,鸦片战争结束4.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时间条约内容1842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开五通商口岸、议定关税1843《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

6、居住等1844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灾难。②中国的社会性质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④鸦片战争前后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租界指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根据不平等条约在通商口岸强占一部分土地,形成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之外的,实行殖民地统治的特殊地区。租界是中国领土上的国中之“国”。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起因:①根本原因,西方国家要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②当时清政

7、府正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③列强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2.过程:1856年英法进攻广州挑起战争——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战端再起——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战争结束3.结果:①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内容:公使进驻北京;增开10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自由传教;中国对英、法两国赔巨额白银;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②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