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04956
大小:3.06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1
《兰州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兰州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目录序言2一、现状与不足21、基础与优势22、困难与不足3二、指导思想与原则41、以建为基,以用为本42、规划先行,协调均衡43、学校目标,项目推进44、标准规范,共建共享4三、建设目标5四、主要建设内容51、万兆校园网主干建设52、双网覆盖63、建设与公网之间的高速连接64、安全保障平台建设75、下一代互联网76、高性能计算97、统一信息门户98、公共数据平台建设109、应用系统建设1110、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升级1111、电子校务1112、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
2、设1213、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1314、信息化投入长效机制建设13五、建设经费概算131、项目概算汇总表132、部分建设项目分项概算表1417/17序言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快、应用广、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学科研综合实
3、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首先应面向信息化,推动办学理念的变革,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合作交流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以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的现代化建设。一、现状与不足我校信息化建设开始于1994年,在“十五”“211工程”和“西部大学校园网”等项目建设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基础与优势目前,我校已完成基础网络布线、网络设备部署、基本网络服务、用户管理
4、及基本供电系统等建设内容,形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框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主要校区间的光缆互连,为多校区教学与管理奠定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完成校园网千兆骨干网二次升级,实现了全校建筑物之间的千兆连接;各校区校园网部署三层核心交换设备,负责所在区域内以及与中心机房之间的网络交换。校园网连接全校6个校区,光缆17/17线路长度约160公里,连接建筑192栋,信息点19,300多个,安装接入层交换机约600台,提供交换机端口约14,000个。截止2007年底,学校注册网络用户19,
5、789个,注册邮件帐户(含教工、学生)30,000多个,每日校园网在线主机峰值达6,700多台。基本网络及应用服务:围绕数字化校园建设各类应用系统,为师生工作、学习和文化娱乐等提供服务,向国内外社会各界展示学校改革与发展成果。全面推行校园“一卡通”,实现费用收缴、身份认证管理等功能;广泛开展基本网络应用服务,如Web浏览(WWW)、电子邮件(Email)、域名解析(DNS)、文件传输(FTP)、代理服务(Proxy)、网络存储、视频会议等;开展一定的高性能计算服务。2、困难与不足在我校信息化建设与发
6、展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和不足,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缺乏深入认识,认为信息化是通信网络设备的简单拼凑和信息技术的堆砌,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极不利于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推广及应用。技术力量薄弱:我校的信息化技术支撑队伍十分薄弱,应用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建设队伍严重缺乏。目前我校使用的应用软件多为定制,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后,随着管理机制改革和业务模式的创新,需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系统运行、维护和管理业务将不断增加,建设一支稳定的技术支撑队伍势在必行。信息
7、共享不够:部门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部门内综合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问题,但尚未开展跨部门、跨业务、跨应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面向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较少,水平较低。17/17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资金、必备条件及支撑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缺乏基本的用房、设备、人员等条件,应用系统建设完成后,无常规运行维持经费保障。二、指导思想与原则1、以建为基,以用为本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稳定、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面向对象,以人为本,有效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大力拓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将
8、信息化真正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在教与学、科研与管理、校园生活等方面为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2、规划先行,协调均衡既立足长远,又顾及当前,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可持续性发展,协调学院与部门、软件与硬件、管理与培训、环境与文化建设等方面,促进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能力均衡发展。重视学校的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做好系统化、规范化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为学校培养和造就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注重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3、学校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