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_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_

ID:28599185

大小:38.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_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_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_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_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_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完美.WORD格式.整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适用学制三年制获取证书无编制陈淑姣审核制定日期2014.9范文.范例.指导完美.WORD格式.整理一、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与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面向艺术设计各专业开设的专业通识选修课。其中理论与实践比例分别占70%和30%。《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艺术专业群大类的公选课,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增进他们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本课程以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

2、,本着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对接原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视角,对经典之外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弥补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小传统”的缺失,使学生对民族传统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为学生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加以审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使学生能够在文化多元的时代语境中保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本课程前导课程有《文艺常识》和《中外美术鉴赏》,是学习后续课程《创意思维》、《设计综合应用实训》等的重要基础。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核心在于提高文化素养,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传承,目标涵盖了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非物

3、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基本形态特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等基础理论;深入理解并掌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体系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实的调查与分析、整理与记录过程中来,独立完成课程设定的实践目标。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激发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训“求实、创新、厚德、重艺”所包容的发展目标。三、教学起点该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44学时)完

4、成。该课程的前导除相当高中水平的通识课程以外,还有艺术类其它技术平台课程,如:《素描》、《色彩》、《中外美术鉴赏》等,他们已具有相关基础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具体如下:1.具有基本的语、数、史、地等文化基础,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述和文字表达能力;范文.范例.指导完美.WORD格式.整理2.具有造型、色彩认知等美术基础,具备基本的绘画表现能力;3.具有对美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以及中外著名画家经典作品的创作规律、风格流派的基本认知。并学会了基本的赏析方法;4.具有借助现代工具搜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基本能力;5.愿意与人沟通,具有与他人合作意识;四、课程内容与要求1.课程教学载体根据

5、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进行解读,并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十种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推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沿革、评价标准、人文内涵和审美特征,作为教学载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题:(1)民间文学(刘三姐、梁祝传说);(2)传统音乐(蒙古族长调民歌、陕北民歌);(3)传统舞蹈(秧歌舞、傩舞);(4)传统戏剧(京剧、川剧);(5)曲艺(京韵大鼓、山东快书);(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北京天桥耍中幡、抖空竹,武当功夫);(7)传统美术(杨柳青木版年画、凤翔泥塑);(8)传统技艺(景泰蓝技艺、保安族腰刀技

6、艺);(9)传统医药(针灸、同仁堂中医药文化);(10)民俗(春节、端午节)。2.课程教学内容概要学习内容概要学习内容学习标准学习建议对学生的评价建议教学建议课时数第一部分基本概念课业1概念、特征、保护现状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1.理解文化遗产、有形文化、无形文化等的含义;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其他人类遗产的关系。1.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2.课后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3.网上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1.遵守纪律,保证出勤;2.从课堂能够积极主动参与,

7、善于思考并能回答教师的提问等方面评价学习态度;3.从笔记、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1.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2.推选2-3名学生助教,辅助管理教学,记录本班的课堂教学情况:包括纪律,课堂参与表现等,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意见,收发作业等。3.问题引导,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指导。4范文.范例.指导完美.WORD格式.整理2.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课业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十种分类。1.了解国际相关文件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