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军工“黑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4攻击机与轰炸机

中国的军工“黑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4攻击机与轰炸机

ID:28593156

大小:52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1

中国的军工“黑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4攻击机与轰炸机_第1页
中国的军工“黑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4攻击机与轰炸机_第2页
中国的军工“黑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4攻击机与轰炸机_第3页
中国的军工“黑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4攻击机与轰炸机_第4页
中国的军工“黑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4攻击机与轰炸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军工“黑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4攻击机与轰炸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中国军工“黑计划”(4):攻击机与轰炸机 1)        强-5乙式鱼雷攻击机强-5乙是南昌飞机厂应海军的要求,在强-5式攻击机的基础上研制一款用于对海攻击的鱼雷攻击机。于1968年正式开始研制。与普通强-5相比,其航程增大,带副油箱时最大航程是2120千米;机腹设有鱼雷弹仓,四个炸弹挂架保留了两个;机头由强-5的正常锥形改为下倾5度的钝头圆锥;座椅升高,这样飞行员向下的视野很好;机头改进的另一目的是加装火控雷达,采用的317雷达具有具有地形跟踪和回避能力;主要武器为鱼-2式空射火箭助飞反舰鱼雷。1970年,强-5乙首飞成功,随即

2、生产了6架供海军航空兵试用。不过此时海军已经意识到像强-5乙这样的鱼雷攻击机已不合时宜,各种舰载防空导弹的装备使得水面舰艇防空火力已大大加强,强-5乙无法在现代化条件下攻击敌方舰艇。故此要求强-5乙进行升级,使得其具有发射反舰导弹的能力。   不过强-5乙接下来的研制工作却十分缓慢,其进度明显落后于计划为其配备的鹰击-8反舰导弹。加之空军的计划以新的战斗轰炸机来使用鹰击-8反舰导弹,1979年,强-5乙下马。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图1:强-5乙式鱼雷攻击机  图2:鱼-2式空射火箭助飞反舰鱼雷 2) 强-5舰载攻击机研制计划(注:此条目猜测内容居多

3、,仅供参考)早在1967年,海军工程部门的内部杂志《海军装备》上就刊登了一篇名为《将强5II型机改舰载机的可行性分析》的文章,文章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利用强5II改进舰载机是有一定可行性的。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图3:《将强5II型机改舰载机的可行性分析》的文章标题扫描件除了这篇杂志刊文,有消息称当年林世子在主持研制“四号任务”垂直起降战斗机时,就计划在“四号任务”任务完成后,再以此为契机,研制强-5攻击机的垂直起降版本,以供未来的航母使用,不过随着林帅倒台,此计划取消……关于强-5攻击机的舰载改进型研制计划存在的最有力证据来自《刘华清的回忆录》,其

4、书中透露了1970年版的中国航母计划,其中航母的攻击机就计划采用强-5攻击机。另外本人在90年代的军事杂志(具体哪本记不清了)的“海外谈中国“栏目中提到,有西方专家在中美蜜月期间在中国工作,中方人员就在强-5的基础研制舰载攻击机的问题于此人进行了“讨论”;而在此人离开中国后,又与俄罗斯(此时苏联已经解体)专家再次讨论此问题,俄国专家认为此事想实现“难度很高”……   除了以上种种,本人还在网上发现了一张关于强-5舰载攻击机的想象图,看起来像是某种科普作品,不过也不能小瞧,别忘了歼-10出现后,不少网友不也在早年的某杂志中发现其想象图了吗?精彩文档

5、实用标准文案  图4:强-5舰载攻击机想象图根据以上内容,本人大胆猜测历史上很可能存在一种以强-5攻击机为基础的舰载攻击机研制计划,但此计划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计划取消,计划取消的时间很可能是80年代初期……  3)强-6式攻击机研制计划1974年初,西沙海战爆发,此战虽然中国获胜,但暴露出海军在作战中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的问题也让中国军方心有余悸。在当时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各型战机中:歼-5、歼-6、歼-7等缺乏对地攻击能力;攻击机强-5的航程又过短,载弹量也过少;重型轰炸机的轰-5和轰-6速度太慢,且缺乏足够的自卫能力。于是,深感缺

6、乏一种先进的支援战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西沙海战结束后不久就分别向三机部提出各自的新型战机设计指标要求。要求航空部门研制一种新型的战斗轰炸机来满足部队的作战需要。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976年,三机部向下属各飞机制造厂下达了设计要求。其中,南昌飞机制造厂提出强-6设计方案,沈阳飞机制造厂则提出了歼轰-8设计方案。西安飞机制造厂则稍后提出了歼轰-7设计方案。当时的诸多方案中以南昌飞机厂提出的设计被认为最佳,指标上看该机的性能十分理想,再加上还采用了国际时髦的可变后掠翼方案,而且已经大体成型了。该机所选用的涡扇-6发动机(该发动机及其多种改型也是我

7、国70年代末期酝酿的一系列新机型的主要动力)也于1980年10月达到了性能设计指标,所以三机部最终决定采用南昌飞机制造厂的方案,并命名为强-6攻击机。强-6攻击机是在之前搞到的米格-23MC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同样采用了悬臂式上单翼结构的可变后掠翼的布局。虽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就已经展开了对可变后掠翼技术的研究,并从获得的F-111和米格-23上得到了直接的学习机会,不过我国的可变后掠翼技术还一直没有达到真正装机实用的水平。为了克服这一技术难题,1980年,在陆孝彭的主持下,我国加大变后掠翼技术研制力度。经过八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重大突

8、破,解决了一系列难题。不过与米格-23相比整个系统依然偏重(12%),但总算是为强-6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空白。由于空军当时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