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分级诊疗

高血压分级诊疗

ID:28588781

大小:3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11

高血压分级诊疗_第1页
高血压分级诊疗_第2页
高血压分级诊疗_第3页
高血压分级诊疗_第4页
高血压分级诊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分级诊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完美WORD格式高血压分级诊疗一、我国高血压病的现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安徽省患病率与全国基本一致。实施高血压分级诊疗的目的在于将高血压这一常见的慢性病防治重点放在基层,实行分级诊疗,让高血压患者得到科学规范的管理。二、高血压病的定义及分类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

2、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在不足5%的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三、高血压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一)高血压筛查1.定期筛查:建议成人至少每两年测血压一次。2.机会性筛查: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者,健康体检、单位医务室等偶然发现血压升高者。范文范例指导完美WORD格式3.重点人群筛查:35岁首诊测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包括(1)血

3、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2)超重(BMI24-27.9kg/m)或肥胖(BMI≥28kg/m),和/或腹型肥胖:腰围男≥90cm(2.7尺),女≥85cm(2.5尺);(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4)长期膳食高盐;(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2两);(6)年龄≥55岁。建议每半年测血压。(二)高血压诊断与评估1、高血压的诊断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标准。如下表1。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

4、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基层医院可以进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需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2、血压水平分级目前,仍以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依据。有条件的应同时积极采用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家庭血压22≥135/85mmHg;动态血压白天≥135/85mmHg,或24h平均值≥130/80mmHg为高血压诊断的阈值。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定义和分级,如表1。表1

5、高血压诊断与分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类别范文范例指导完美WORD格式正常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按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水平分层(1)影响预后的因素: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疾患,见表2。对初诊患者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表2.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收缩压(mmHg)<120120-139≥140140-159160-179舒张压(mmHg)<8080-89≥9090-99100-109(2)根据心

6、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发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层,见表3。表3.根据心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危险度分层表4、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范文范例指导完美WORD格式5%左右的高血压患者为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继发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大动脉疾病、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等。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1)高血压发病年龄小于30岁;(2)重

7、度高血压(高血压3级);(3)降压效果差,血压不易控制;(4)血尿、蛋白尿或有肾脏疾病史;(5)夜间睡眠时打鼾并出现呼吸暂停;(6)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常呈周期性发作,或伴自发性低血钾;(7)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8)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股动脉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9)长期口服避孕药者。5、高血压患者的评估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高血压患者是否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相关临床疾患做出评估.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评估

8、需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1)病史采集:①病史:了解高血压初次发病时间(年龄),血压最高水平和一般水平,伴随症状,降压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反应,尤其注意有无继发性高血压症状;②个人史:了解个人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油脂、盐摄入)和嗜好(酒精摄入量、吸烟情况),体力活动量,体重变化;女性已婚患者,注意询问月经及避孕药使用情况;③既往史:了解有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