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

ID:28584169

大小:110.04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2-11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_第1页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_第2页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_第3页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_第4页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变形缝、后浇带、混凝土抗裂设计的解读规范关于变形缝的规定以及常见处理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7.3.1,建筑物高度差异处宜设置沉降缝。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防止结构中出现不均匀沉降产生的附加应力。已有的工程实例已经证实沉降后浇带可以取代沉降缝有效地解决高层主楼与底层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问题。尤其在采用桩基的情况下,结构本身的沉降量不大,可以认为沉降后浇带封闭以后结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附加应力可以由结构完全承担而不会产生显著裂缝。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9.1.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或土中)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不能超过55米,而地下室墙壁在室内或土中的伸缩缝

2、间距不宜大于30米。此项规定是为了控制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的收缩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实际工程中为了避免出现过多变形缝,常常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裂缝问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3.4.5,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设置抗震缝可以避免多塔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相互作用。抗震缝需要足够的宽度以满足缝两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相对位移而不至于发生碰撞。三、控制裂缝措施本工程拟在地下室采用设置后浇带配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取代传统的变形缝。这一方案是在查阅大量文献,参考已有的建筑经验的基础

3、上得出的。根据裂缝控制的权威著作[4],大体积混凝土完全取消变形缝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文献中给出,如果伸缩缝间距超过一定的距离,混凝土中由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状态跟是否设置伸缩缝基本没有关系,此时裂缝的出现也跟是否设置伸缩缝没有关系。由此看来,如果不能达到满足伸缩缝间距的要求,伸缩缝可能完全不能发挥作用,还不如完全取消伸缩缝。针对一系列抗裂方面的考虑和计算,具体措施如下:1.设置后浇带各塔楼与裙楼在地下室部分设计为一个整体,采用沉降后浇带将塔楼、裙楼分开;采用施工后浇带将裙楼分成若干部分,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构件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中1/3处。后浇带的宽度取1000~1

4、500mm。根据功能不同,后浇带划分为沉降后浇带和施工后浇带两种。a.沉降后浇带为减少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在主楼与裙房之间用后浇带隔开,使其各自形成独立单体,既能在施工期间各自沉降,把主沉降差所引起的内力释放掉,同时也避免了同一楼层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引起的温度应力,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将它封闭起来,使两侧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很多

5、,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则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完全可以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担。施工期间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楼面标高不一致应该在施工中调节找平层处理。b.施工后浇带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温度应力等问题,每隔一定的距离,需要设置伸缩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即施工后浇带。此后浇带可以兼顾两方面的功能。利用后浇带把地下室地板划分成数个小的施工区,各个分区的收缩和温度变形互不影响。对于施工伸缩后浇带,宜在后浇带相邻主体结构最后完成混凝土浇注后两个月再封闭,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保守的估计约45%左右),而且由于水泥水化热

6、引起的温度变化也已达稳定。2.设置分仓施工缝由后浇带分开的施工区有的部位长度达100米,仍然属于超长结构。因此施工时要求进一步设置分仓跳打的施工缝,间距为大约35米左右,缝两侧的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可以定为两周左右。分仓施工进一步缩小了同时浇筑的混凝土的体积,可以降低混凝土浇筑初期的水化热升温,同时使得混凝土收缩的约束范围大大减小。分仓施工缝位置见附图。3.其他抗裂措施a.控制混凝土选材和配合比,掺加外加剂b.添加纤维c.加强振捣d.采取措施加强养护,对温度进行严密监控,防止出现较大温差e.优化钢筋配置方案f.合理拆模有关膨胀剂及纤维的添加,跟混凝土抗裂设防分类有关。根据裂缝出现

7、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区别,我们把结构不同的部位混凝土分为两类:第一类,底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顶板跟室外直接接触的部分,六楼平台花园楼板,这些部位出现裂缝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裂缝出现产生的渗漏问题维修麻烦;第二类,其它部位,出现裂缝的可能性降低,而且裂缝出现后的危害不大。针对第一类,为了达到较高的防裂缝的要求,各部分混凝土可考虑添加膨胀剂及纤维的“双搀”方案,此处添加膨胀剂的要求需满足规范(《混凝土膨胀剂应用技术规范》)中对“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要求(膨胀剂掺量在6%~12%),聚丙烯纤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