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doc1.doc

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doc1.doc

ID:28542153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1

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doc1.doc_第1页
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doc1.doc_第2页
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doc1.doc_第3页
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doc1.doc_第4页
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doc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doc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曹操诗歌美学特点刍议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之后的又一座文学高峰,其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和蔡琰等。建安文学一方面反映了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一方面表现了这些作家企盼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理想和壮志,“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主将,其诗歌创作既突出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凝结着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本文拟就曹操诗歌的代表作着重从审美、鉴赏的角度作些浅陋的探讨。一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附近)人,出身于一个富有但社会地位不高的家庭,少时机敏任性,二十岁举孝廉,一生

2、征战,文武皆备,是魏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诗人。曹操生活的年代,正是汉末大小军阀混战之际,战乱不已,土地兼并异常严重,动荡的社会给广大人民带来沉痛的现实:“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蔡琰《悲愤诗》)、“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遗一”(曹操《蒿里行》)。战争灾难,不但破坏了当时的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过着颠沛流离、忍饥挨饿的生活,而且冲击了西汉以来“独尊儒术”的正统思想。诚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所指出:“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逐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曹操的思想不能不受到影响,表现出直面人

3、生、对人民寄予同情和敢于抒写个人抱负的较开明思想,对建安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诗歌创作正是那个时代和他个人性格的艺术写照,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二十篇,全部是乐府诗,以五言居多。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达思想抒写个人抱负为主的(以下简称抒怀诗),一类是游仙诗。先看关涉时事的诗歌。这类诗歌计有《薤露》、《蒿里行》、《却东西门行》、《苦寒行》四篇,以《蒿里行》、《薤露》、《却东西门行》为代表。“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

4、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这首诗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简洁明快的语句描写了汉末社会的战乱和人民的不幸,高度概括了袁绍、袁术等军阀假借讨伐董卓的名义,各各拥兵自强,争权夺利,互相混战的史实,笔端对人民寄予了一定的同情。此诗很有特点,短短四解八十字就将当时的重大社会事件作了逼真的描绘,语言既朴实又凝炼,有一种慑人的力量和气势,易于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何等的凄凉和悲壮!作者“念之”断肠,读者能不惊心?“贼臣持国

5、柄,杀生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这首与《蒿里行》同样传诵的《薤露》,描写洛阳在董卓匪徒们的焚掠下的残存状况,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不已。这些诗笔力遒劲、刚健,从一个侧面使我们认识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感受到作者伤时忧怀、同情人民的进步思想。“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里余,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回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却东西门行》)这首五言乐府,采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将“征夫”比喻为“鸿雁

6、”,通过对“鸿雁”南来北往、行止不定的生动描绘,以虚写实,把征夫四处征战、远离故土的凄苦、悲怨化作了形象的反映。该诗具有动态的画面,文笔形象生动,韵律自然合谐,从又一个侧面表达了作者统一天下的艰辛和不易,依然透出一股悲壮苍凉之气。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将建安文学的特点概括为“梗概多气”,并认为造成这种文学现象的原因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确实如此,一定的文学现象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环境,都或深或浅地折射出特定的社会生活。曹操诗歌中关涉时事的作品,以汉末的战乱、人民的创痛为内容,以作者企盼统一的英雄气概为主旋律,格调悲凉雄健,语言朴实感人,突出地表现了悲壮的美学特征。

7、正如李泽厚、刘纲纪在《中国美学史》中所分析的那样:“马克思在谈到资产阶级革命时说过:‘不管资产阶级社会怎样缺少英雄气概,它的诞生都是需要英雄行为、自我牺牲、恐怖、内战和民族战斗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4页)。虽然中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不能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作简单的类比,但在需要‘英雄气概’、‘英雄行为’这一点上却有相似之处。以慷慨悲凉为重要特色的建安文学,正是这种‘英雄气概’的一种悲壮的表现。”如果说曹操关涉时事的诗歌,以悲壮为主要美学特征,那么,在侧重于抒怀的诗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