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20743
大小:21.4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0
《《诗词五首》教案推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诗词五首》教案推荐 教学目的 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吟咏,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词。 2.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赏析品味,加深理解,不宜面面俱到。可结合运用比较法(换词、移
2、位等)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自上初中以来,我们已学过20余首古代诗词,其中以唐诗宋词居多。我们对律诗和绝句的有关知识也有了一些初步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过的律诗和绝句,说说二者有哪些区别
3、。(只须说出最主要的特点,不必全面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请同学们翻到第30课,将这五首诗词浏览一遍,看谁能很快说出哪是律诗,哪是绝句,哪是词。(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请同学们先看看阅读提示。(学生看完后教师板书课题) 二、第一首《渡荆门送别》 (一)解题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沿江东下途中所作。诗人乘船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课文阅读提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但也有学者认为诗无送别意,送的主体是故乡水,即故乡水送别诗人远行。此说也并非没有道
4、理。 (二)研习课文 1.指名试读这首诗,教师评点后再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3.结合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均为注释所未注明,若学生未提出,教师亦应讲解。)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此句写白天的情景。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
5、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作者从5岁起便随父到四川,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常在诗中称四川为故乡。 4.品析鉴赏。 问: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诗人展现出映入眼帘的雄阔景象。一望无际的平野,顿使人眼界开阔;滔滔奔涌的长江,气势是那样雄壮。这也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问: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天的美景的? 使学生领会:月下句写夜晚,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云生句写白天,描绘远景
6、,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问:诗人已为荆门山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使学生领会: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 赏析万里送行舟:此句成功地运用拟人手法,以故乡的恋子情来烘托诗人的思乡情。诗人把故乡看作送别游子离乡的母亲,其构思之独到实令人称叹。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
7、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5.学生朗读全诗,当堂背诵。 三、第二首《秋词》 (一)解题 《秋词》原有二首,此为第一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悲秋的传统,大多数诗人每逢秋天便要慨叹寂寥和凄凉,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一反前人低沉哀怨的笔调,抒写了一种对秋天的全新的体验。 (二)研习课文 1.指名试读课文,教师指点:前一句可读得低沉,后三句应一句比一句高昂。学生再读。 2.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
8、 3.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 春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