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13446
大小:21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11
《巴中市双创示范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巴中市双创示范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0)(征求意见稿)二O一七年十二月目录一、总体要求2(一)指导思想2(二)基本原则2(三)战略定位3(四)发展目标4二、空间布局5(一)一带6(二)一廊7(三)一谷8三、四大行动9(一)创新主体培育行动9(二)主导产业发展行动9(三)孵化载体建设行动10(四)双创品牌塑造行动11四、六大任务12(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12(二)加大财税扶持力度13(三)健全人才激励机制14(四)提高成果转化效益15(五)强化科技金融服务16(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6五、进度安排17(一)第一阶段(20
2、18年):建设集聚期17(二)第二阶段(2019年):优化提升期18(三)第三阶段(2020年):示范带动期18六、保障措施18(一)加强组织领导18(二)强化督查评估19(三)落实资金投入19巴中市双创示范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0)2015年以来,巴中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的号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平昌县成功创建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
3、孵化基地)1家,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新创业示范园2家,市级众创空间5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20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培育企业6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156家;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专利数972项,双创环境不断优化,双创要素加快聚集,双创活力持续迸发,呈现出后发追赶的良好态势。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
4、创业四川行动计划(2016-2020)》和《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的决定》等精神,结合巴中实际,特制定本规划。巴中市双创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规划范围以巴中市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巴中经开区”)为核心,涵盖巴州区和恩阳区。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5、,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的发展实效,着力推进创新创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加快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走出一条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动创新创业要素的有效聚集,激发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活力,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坚持梯级孵化,分类培育。着力构建全链条科技孵化体系,对创客、创新团队、初创期企业、成长期企业等进
6、行分类培育,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坚持问题导向,先行先试。切实破除制约双创发展的瓶颈制约,大力开展具有引领效果、示范作用的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坚持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牢牢把握开放、创新的新趋势,加强与省内外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的广泛合作,增强对创新创业资源的吸纳能力,以更广的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创业。(三)战略定位围绕建设“全链条、多业态、跨区域创新创业福地”的战略定位,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为返乡创业集聚区、成果转化加速区、绿色发展示范区。返乡创业集聚区。围绕巴中籍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回乡大学生等重点群体
7、,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特别在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吸引其返乡创业就业,形成“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的“雁归经济”效应。成果转化加速区。大力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着力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支持企业购买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专利并实施转移转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步伐。绿色发展示范区。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引导创客、团队、企业在绿色经济领域开展创新创业,着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低碳、循环发展,不断增强双创对绿色发展的带动能力。(四)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地形成
8、功能完善、成效明显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双创主体更加活跃、双创要素更加聚集、双创服务更加健全、双创环境更加优化,创新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幅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新增专利授权量300件。载体建设持续推进。建成省级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