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

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

ID:28499238

大小:73.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_第1页
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_第2页
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_第3页
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_第4页
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质地貌景观与我的生活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湘妹子来说,地质地貌景观于我并不陌生。作为邵阳人,崀山自然是伴我成长的旅游景点了。下面就介绍介绍我家乡的地质地貌景观。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丰富多样,有相当一部分地质遗迹颇具观赏和重要地学研究与科普价值。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崀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其发育的典型丹霞地貌景观最为著名,同时也分布和发育一些较为典型的地质构造形迹,有重要意义的水体资源以及较为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分布的地质遗迹主要可分为:丹霞地貌景观类、岩溶地质地貌景观类、构造地质遗迹类、水体资源类

2、、地质灾害遗迹类5大类。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及其特征丹霞地貌景观是崀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主要类型,按照其垂向上的起伏和凸凹形态及微地貌特征,区内丹霞地貌可分为正地貌、负地貌和微地貌三类。正地貌类丹霞崖壁一般呈条状直截式的悬崖峭壁,坡度大于60°,高度大于50m,多沿大型节理裂隙面发育而成,崖壁可因岩性差异呈层状组合,壁上多见顺层凹凸和竖向流水蚀痕及孔洞。此类崖壁地貌发育较普遍,主要分布于单面山陡坡,各台寨块状山体边侧与河谷两岸。最典型的如分布于紫霞峒景区的“红华赤壁”,崖壁近南北走向,长700余米,平均高100余米,峭壁临空,气势磅薄,景象万千;每当红日

3、中空,丽阳高照,绝壁红光熠熠,蔚为雄伟壮观,是罕见的丹霞崖壁地貌景观。正地貌类丹霞孤峰由峰林地貌演变而来,底部大面积裸露的丹霞岩层之上石峰凸起,四面陡坡,局部有陡崖,峰顶主呈锥状。如“金字塔”、“海狮迎宾”、“香炉峰”、“丹霞盖帽”等。最典型的当属“金字塔”石峰,它是受两组共轭节理(菱形节理)控制,经流水侵蚀、球形风化等作用发育而成,两条棱线斜伸相交成适度张开的顶角,峰顶呈圆锥状,独显奇姿。正地貌类丹霞峰丛系由丹霞方山演变而来,当侵蚀作用深入到方山内部时,山体遭受强烈的破坏,形成高低参差、形态各异的连体同座峰丛地貌,如“丹霞峰丛”、“十八罗汉”、“塔

4、状峰林”、“犀牛峰”、“紫霞峰”、“鲸鱼闹海”等。其中尤以“鲸鱼闹海”为极为典型的丹霞峰丛地貌景观,立八角寨顶面西俯瞰,只见无数丹霞石峰,于云海之中似成群巨鲸击波嬉戏,姿态各异,形奇状美,被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谈到湖南的旅游资源,不得不提的就是武陵源,张家界等等关键词了,作为广东人的你们是不是也对武陵源张家界的高耸群峰赞不绝口呢?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

5、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最近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发现的山水名胜。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均属国内外罕见,在360多平方公里的

6、面积中,目前所知有山峰3000多座,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层峦叠嶂。每当雨过天晴或阴雨连绵天气,山谷中生出的云雾缭绕在层峦叠嶂之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若隐若现,景象变幻万千。武陵源水绕山转,据称仅张家界就有“秀水八百”,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金鞭溪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溪流,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两岸峡谷对峙,山水倒映溪间,别具风味。武陵源的溶洞数量多、规模大,极富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索溪峪的“黄龙洞”。黄龙洞全长7.5公里,洞内分为四层,景观奇异,是武陵源最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武陵源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

7、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一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本区基底构造。印支运动塑造了本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之一。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远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云台观组和黄家墩组构成,地层显示滨海相碎屑岩类特点。岩石质纯、层厚,底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岩石出露于向斜轮廓,反映出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形成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和基本条件。而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坍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武陵源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

8、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内外地质重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共有石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