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doc

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doc

ID:28498220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doc_第1页
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doc_第2页
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doc_第3页
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doc_第4页
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新中国将帅让衔美名扬1955年9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衔授勋典礼。此次授衔,全军有10名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1000名高级军官被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64万名中、初级军官被授予校、尉官军衔。获得各级军衔的人们,特别是荣获将帅军衔的高级将领们,当时是如何看待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的呢?除了极个别“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衔时”者以外,绝大多数人想的不是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荣华富贵、安乐享受,而是在那硝烟迷漫的艰苦征战中,身边倒下的无数战友和阶级兄弟,有多少人没有看到革命的胜利,没有听到新中国诞生的喜讯,没有

2、享受一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开国少将王直说:“说实话,授衔时我与许多同志一样,并不激动。因‘一将功成万骨枯’,人民共和国是千千万万个人民英雄流血牺牲换来的,他们牺牲了,荣誉却归在我们名下,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激动呢?”少将罗应怀说:“我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在数十年的艰苦征战中,我的身边倒下了无数的战友和兄弟。‘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我们成功的背后,在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我的老家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走出了200多位将军,但烈士就有14万人……功劳应该属于他们,荣誉应该属于他们。”王直、罗应怀将军引用“一将功成万骨枯”诗句,

3、意在说明自己是革命战争的“幸存者”,个人荣获的军衔,是千千万万革命者流血牺牲换来的。同王直、罗应怀两位将军一样,在评衔、授衔的关键时刻,众多的革命“幸存者”高风亮节,正确对待评衔和授衔的荣誉,涌现出很多让衔事例。现整理数例于此,以飨读者。元帅让衔:既然革命已经成功,当不当元帅无所谓罗荣桓推辞元帅衔按照规定,授予元帅、大将军衔人员的名单由党中央确定。时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掌管全军军衔评定工作的罗荣桓,得知党中央准备提名的元帅名单中有他时,立即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信,说明自己是大革命以后才参加革命的,比其他几位拟授元帅军衔的同志入伍晚,对革命贡献不大,恳切地请求不要授给他这样

4、高的军衔。毛泽东和党中央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毛泽东说:“罗荣桓同志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典范,他是秋收起义以后上了井冈山的老同志,几十年从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他协助林彪同志在解放战争中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也是有目共睹的。”提到罗荣桓“从不为个人名利争短长”,笔者马上就想到发生在抗战初期的一件鲜为人知的“让官”故事:1938年3月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在山西被国民党哨兵误伤,时任该师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于当日14时给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和中央军委、毛泽东发电报,报告林彪负伤情况,并提出“部队指挥请即决定代理人”。毛泽东于当日24时复电“罗荣桓并告朱彭”,指示“林职务暂时由你兼

5、代”。可是在六个小时前,朱德、彭德怀于18时发电,经周恩来、叶剑英转报蒋介石和阎锡山、卫立煌,建议一一五师“师长职以该师三四三旅旅长陈光暂代”。当天国民党方面尚未作出委任的决定,便收到毛泽东24时的电报。这时,一一五师师长到底由谁代理,成了八路军总部难以处理的一个问题。罗荣桓即刻表示,朱德、彭德怀的建议电在先,同意师长职务由陈光代理,使难题很快得到解决。罗荣桓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命令公布之后,他没有将这看成是个人的荣誉,他对总政治部的一些同志说:“我是总政治部的主任,给我授元帅衔,这主要是党中央和人民给予我们军队政治工作者的崇高荣誉。”徐向前说当不当元帅无所谓1955年,授衔前高级将

6、领中第一个提出让衔的是徐向前。他给毛泽东专门写信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的理由是“既然革命已经成功,当不当元帅无所谓”。但是,徐向前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内最大“山头”的总指挥,没有任何理由不给他评元帅衔。第一次穿上元帅礼服、佩戴上元帅军衔的那天夜里,徐向前久久不能入睡。荣誉地位,使他感到不安;悠悠漫长的历史回顾,使他心如潮涌:想着想着,徐向前的眼圈湿润了。他不止一次地对“徐向前元帅传记组”的同志们说过:“许多同志牺牲了,如果他们还活着,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彭德怀不喜欢别人叫他元帅并压低侄子的军衔彭德怀在同干部闲谈中多次说:“我这个人并不需要这个牌牌,我也够不上什么元帅,如果要评

7、的话,也很难说评个什么‘将’是合适的。但这不是个人问题,倘若不评一些元帅,那就会使一些人难得依次评下去。”1959年6月,他在同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部长巴卢库谈话时说:“我这个人并不需要这个牌牌,这是战争的结果,是学人家的,我不喜欢肩上这两块牌牌。”1955年,身为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视察,他的侄子彭启超正好在这所学院学习。在一次汇报会上,彭德怀得知学院准备给侄子授予上尉军衔时,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听完汇报,他对院长说:“请你们再考虑一下,我的意见授予他中尉军衔。”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