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

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

ID:28487456

大小:8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0

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_第1页
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_第2页
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_第3页
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_第4页
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机制优化一一推动建立“作家+编剧”中心制作者:桑子文作者简介:桑子文,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期刊名称:《文化产业导刊》复印期号:2017年04期核心提示:网络文学IP的影视转化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分别是剧本改编、制片播放、宣传发行。在剧本改编方面,推动建立"作家+编剧"中心制变得尤其重要。一方面鼓励网络文学作家参与编剧,从而提高跨媒介的叙事能力;另一方面,支持传统编剧开展网文写作,增强其用户需求的感知能力,同时提升网络文学作家的团队运营能力。在制片播放方面,在尊重用户价值观的前提下强化用户语言,提高镜头语言的成本投入,并加强故事叙述的逻辑性,加强对广电监管部

2、门的政策语言诠释。在宣传发行方面,提升多屏互动的全场景供给,在多屏场景下提高"粉丝"角色的物种转化,满足性向作品中的用户立场的市场化表达。IP的热度,来自资本市场和文娱市场两个方向。IP之于资本市场,主要是上市公司利用IP概念在次级市场的火热,对含有IP概念的文化娱乐公司进行收购或战略投资,以便获得更多的融资。一些文化娱乐公司借此热潮,在三板市场成功上市。在这种风潮下,占据IP源头的畅销小说作者无疑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而就像上一轮用股权绑定影视明星一样,资本为了获得受到资本市场欢迎的资源概念,也不吝于用股权及未来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二级市场变现增值,来绑定作者。剧本改编:推动建立"作家+

3、编剧"中心制大量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何以笙箫默》《花干骨》《盗墓笔记》《琅琊榜》等作品见证了网络文学IP影视转化的产品成功,但是可以看到的是不少影视剧的评分也遭遇了大量差评。编剧如果不在影视剧有限的时间里处理好改编这个技术活,作品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非常成熟的编剧(团队),处理好小说原著和影视之间的转换。中国纯编剧职业的弱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文艺报》曾经指出:导演不征求编剧的意见,任意肢解剧本;编剧因得不到应有的地位而失去创作的积极性,编写剧本变成了一种赚稿酬的消极心态。直到今天,业内虽然对编剧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但是一般编剧的地位和酬劳与顶级编剧相比简

4、直是天壤之别,这也造成了精品影视作品极其稀缺。可见编剧弱势地位是长期形成的行业特色。2015年《芈月传》的作者蒋胜男与总编剧王小平的编剧署名、剧本改编之争也把编剧的话题重新抬出了台面。许多编剧的署名权被褫夺,连气都不敢吭一声,而蒋胜男却敢跟强势的影视公司死磕,并要求对方赔偿精神损失1元。这源于知名的网文原著作者在影视改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主导着网络的粉丝流量,能够对粉丝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还在后期的其他权利(游戏改编、衍生品授权)谈判中具有优先处置权。投资人和制片方对原著作者是既尊重又敬畏在传统的影视制作过程中,编剧只是"制于人"的劳力者,而"制人"的大导演、知名演员、制片方、电视台

5、控制着观众的入口流量,编剧不受重视也是正常,所以要真正改变编剧的弱势地位,必须要改变其在产业链中的角色,通过作编融合(作家+编剧)制度提升跨媒介叙事能力张永经(1996)认为编剧有十种病症:闭门造车、神侃有术、蜻蜓点水、移花接木、轮番厮杀、题材重复、人为矛盾、长而无度、公式雷同、剽窃有术。张永经提出来的编剧困境是无法解决的,单个编剧的视野、精力、经历和水平有限,否则为什么连某些金牌编剧都会去抄袭琼瑶的剧作呢?鼓励网文作者作为编剧提高跨媒介叙事能力。笔者认为,要真正地提高编剧的跨媒介叙事能力,必须让网文作家加入到编剧的行列中,增强编剧的跨媒介叙事能力。作家王蒙、刘震云与导演冯小刚的成功合

6、作已经是成功的作家跨界先例,郭敬明改编《小时代》,南派三叔参与《盗墓笔记》改编等等,知名网络作家在影视改编中虽然仍属新鲜事物,但是已经展现出跨媒介叙事的巨大潜力,网文作家作为资方参与改编,可以利用其对"粉丝"心理的理解、社群用户的良性反馈以及对于原著的深入思考,进行剧本改编。他具有的最重要的一点优势往往也会被忽视,也就是他对自己的作品、打赏他的读者是有天生的感情。这与普通拿工资的编剧是不一样的,很多IP改编的网剧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不理解网络文学作品是"作为互动过程"的网络文学。这些作者、用户、其他作家、其他类型的用户之间的交叉互动,才是网络文学得以存在并获得认可的核心精髓,一旦把网络

7、文学当成一本传统形式的出版物去进行改编,这种前提就已经让其南辕北辙。南派三叔的一个观点掷地有声——"做电影的不懂’粉丝’",这恰恰反映了中国跨媒介叙事的部分从业者存在妄尊自大的心态。提高跨媒介的叙事能力需要他们在"四个技术性改编"(成本、审查、应急改编、广告植入)之外,做好大数据的调查,这才是提高影视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用户满意才是改编最大的底线。在一部部作品的改编中,如果不思考如何提高跨媒介的叙事能力,自然会遭到惨败。支持传统编剧开展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