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

ID:28482169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0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1页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2页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3页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4页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训释材料的词义研究*一一对“光”的个案分析李智李向东(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北方学院中文系,河北张家口075000)[摘要]本文通过对《故训汇纂》中“光”的六十五项训释材料进行分析,运用训诂学和词义学的相关理论,对训释材料进行甄别,归纳“光”的义位及其引申义列,并进一步揭示训释材料中所蕴涵的词义特点,以展示训释材料的词义研宄价值。[关键词]词义训释文意训释义位词义特点[中图分类号]H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以文献语言的意义为研宄屮心的传统训诂学,对汉语的词义

2、学有着重要影响,在前人经验的积累上逐步提升,成为汉语词义学研宂的重要传统。而训释则是训诂学的基础,如何对训释材料进行甄别,从训释材料巾概括、归纳词的义位、挖掘词义特点,是训诂学与汉语词义学相衔接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选取某一单咅词的训释材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运用训诂学和词义学的相关理论,尝试着归纳其义位、整理引申义列、揭示词义特点。本文选取的训释材料,源于武汉大学古籍所编纂的训诂纂集专书一一《故训汇纂》,它“是一部以企面系统地汇辑先秦至晚清古籍中故训资料为FI的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3、1

4、(p7),

5、是对清代阮元编纂的《经籍纂诂》的继承和发展。钱大听先生曾将《经籍纂诂》誉为当时学术之典范,“此书出而穷经之彦焯然有所遵循,鄉壁虚造之辈不得滕其说以炫世,学术正而士习端,其必由是矣”l2Kpl>。但此节也有不足之处,黄季刚先生曾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屮指出:“惜其以《佩文》韵分编,又载字先后毫无意义,至其搜辑亦有不备者。今若能通校一过暂用字典编制法编之,次为补其遗阙,此业若成,则材料几于全备矣。”[3Kpl4)《故训汇纂》的编纂便以此为理论依据,重新设计编排体例,补充故训材料,订正讹错之处,用《康

6、熙字典》的二百一十四部排列,汇集历代训释并提供古书用例,“力求使读者寻检一字而历代训释一览无遗,查阅一训而诸书用例历历在H”,为汉语言文字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选取了训释项目、字数适屮,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41屮使用度®较高和构'收稿曰期:作者简介:李智(1979-),女,河北秦皇岛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讲师,研宄方向:训诂学与词汇学。李向东(1977-),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中文系助教,硕士。词能力较强的“光”,探讨如何从训释材料中抽取义位,整理引申义列,

7、揭示其词义特点。万献初先生曾依据王宁先生提出的应区分传统故训材料中的训与义、字与词等训诂学理论,以《故训汇纂》“回”字条0为例,“作全面的词义清理和系统的语义源流研究”,并指山“利用丰富的已然训释资料作个案性的语义系统和构词趋向研究是一种探索”l5I(pl95)。本文亦将结合语料的实际情况,闹述在利用训释材料作单个词的引屮义列整理时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义位归纳、抽取词的概括意义时如何兼顾文献意义的疏通等问题上进一步分析,以更充分显示训释材料的词义研宂价值。1训释材料的词义分析尽管训诂大师有着对

8、于原典语言准确的语感和对屮国文化深刻的理解,但对其所做训释的性质、方法并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使用《故训汇纂》,只是以它为线索,找到原始出处后,还要运用文献学、训诂学、文字学、文化学方面的知识去分析,才能使用。”l61(p6)首先,“义”和“训”在训释理论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义是词形所负载的客观内容,它是在词进入使用状态后在确定的语境中自然显现的,而训则是对这种内容客观的人为表述”l7](P88)o由于词义具有经验性的特点,不同训释者的表述也是不尽相同的,外加训释者对词义认识、表述能力的有限

9、,义和训之间难以等同,因此会有同训未必同义的现象。如训项1为“光,明也”,其中引证[1]《诗•小雅•南山有台》“邦家之光”、引证[7]《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引证[13]《文选•谢瞻〈于安城答灵运〉》“华萼相光饰”,通过分析,这三处的“光”所对应的义位应分别为“荣耀”、“光芒、光辉”、“照耀”。同时,在训释材料中,大多数是随文释义,这其中又包括词义训释和文意训释。词义训释指的是“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而义的注解”,而以沟通为目的的文意训释“是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

10、它反映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如在词语广义的基础上,明确其具体所指,如训项6的引证《楚辞•九章•悲回风》“折若木以蔽光兮”,王逸注为“光,谓H光”。“光”在词义上具有广义性的特点,可以指称一切发光体所发出的光,在此句屮具体指日光;或在客观词义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作者的用语意阁,如训项21的引证《太玄•童》“次四:或后前夫,先锡之光”,范望注为“光谓公侯也”,注者之所以将“光”释为诸侯,是借助君臣关系来说解卦象。“前夫谓三也。三见明师而未能就,叫虽在后,徙。义从善,亲近于五。附着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